若以图书销量论英雄,2017年无疑是“杨红樱年”。据开卷监测数据,作为当年的作家销量冠军,杨红樱的在销图书销量占有率为1.01%,也就是说图书市场中每卖出99本书,就有一本是杨红樱的作品。然而,也是在2017年,少儿文学市场出现负增长,码洋比重连续下滑,从2021年开始更是被少儿科普百科强势反超。2022年,少儿科普百科继续领跑少儿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26.77%,跟随其后的少儿文学码洋规模为20.98%。
我们不禁要问:在童书市场独占鳌头多年的儿童文学,已从黄金时代跌落了吗?原创儿童文学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新世纪中国童书出版‘黄金十年’,是以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火爆为标志的。”著名童书出版人、中国版协少读工委原主任海飞如是说。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少儿文学市场迎来成长性放缓并不足为奇。
其实,少儿文学市场的码洋规模早在2012年就开始不断收缩,近三年来的渠道变革更是加剧了其码洋规模的下滑。在短视频电商崛起的今天,作为在实体店和平台电商渠道所占码洋比重最大的少儿市场细分类别,少儿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实体店和平台电商渠道下滑的影响。正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朱艳琴所说,“传统电商销售下降,对应的就是短视频电商的崛起。而短视频电商这种销售模式是不利于文学图书销售的——在短短几分钟的主播介绍中,文字占主导、只有少量插图且需要深度解读和情感共鸣的文学图书难以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而科普百科和绘本的彩色图文形式就非常有利于短视频营销。另外,疫情让实体书店雪上加霜,加之学校、图书馆等各类线下活动无法进行,种种‘线下停摆’让较为倚重线下推广的少儿文学失去了最直接的交互阵地,即使是名家名作,在这种情况下销量也大幅下降”。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室主任阮征也指出,“消费购买形式的转变,造成地面店式微,少儿读者沉浸式接触图书的机会降低,自主选择图书的空间变小,创作者和出版者与自己的读者‘对话’的形式,逐渐从‘直接’变为‘间接’。如何把握贴近少年儿童精神与心灵成长的文学命题,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成长性放缓叠加渠道下滑等因素,少儿文学市场的确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此次受访的少儿出版人对其未来发展均抱有信心。“儿童文学作为童书出版多年来的第一大门类,其趋势和童书总体状况同频。2004—2013年第一个‘黄金十年’的后期,也有人提出过是否有下一个‘黄金十年’的怀疑,但是站在2023年回首,事实证明童书出版延续了前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趋势。”在朱艳琴看来,就行业趋势来说,起伏变化很正常,具体到某个出版门类,在销售方式、消费习惯的变化中市场占比有升有降同样很正常。“随着疫情的结束和全民阅读的开展,少儿文学图书销售‘三大宝’中的重要一宝——线下推广已经火热重启。比如2023年上半年,各出版社开始密集安排线下活动,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重新有了面对面交流的可能,尤其是知名作家,非常受学校和图书馆等的欢迎。从少儿社的文学图书销售数字,已经看到了向上曲线。下半年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及书店、图书馆的各类阅读活动的开展,文学图书的销售趋势应该会进一步走强,言其跌落恐怕有些过虑。毕竟儿童文学是童年精神成长中最重要的养料,当孩子们从绘本的低幼文学中长大以后,一定会继续在少儿文学的世界中进一步获得情感的丰盈和真善美的力量。”
阮征认为,市场号召力只是检验儿童文学作品是否成为经典的一项标准,却不是全部。“精神产品的市场效应与时代的发展进程、大众审美的提升、受众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转移等因素均息息相关。所以,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体现的是所处的那一时代的特性,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类精神世界的共鸣。每个时代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儿童文学‘黄金时代’。而当下在国家出版政策的引领下,儿童文学的发展从上一个‘黄金时代’汲取了经验和养料,更加注重的是内容质量的提升、主题与形式的创新,更需要这一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工作者共同思考、创新、打磨,从而再造儿童文学的高峰作品和经典作品。我相信,这个时代,会因为新,而积蓄能量;也因为新,而充满希望。”
据开卷监测数据,名家名作和系列作品是少儿文学市场的制胜武器。从作家市场影响力来看,以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秦文君为代表的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依然是原创儿童文学领域的领跑者。近年来,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除了以北猫、杨鹏、雷欧幻像为代表的作家作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外,薛涛、舒辉波、陈诗哥、李秋沅、赵菱等作家也用一部部佳作展示了其创作实力。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我们应该笑看这个世界的潮起潮落。何况这个‘跌落’实际上只是市场的跌落,市场这东西比婚姻还动荡,不必太放心上。”面对市场的起伏,薛涛颇为从容,“这个时候,尤其是创作者可以借机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黄金时代。另外,市场份额的跌落只会分解而不会瓦解原创力量。原创儿童文学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题材领域、艺术表现、思想主题开掘等方面,还有大片荒草地可供开垦。接下来最先到来的应该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它将引领并催生下一个儿童文学出版的黄金时代,新的黄金时代应该与从前的大不相同。”
舒辉波对此持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有高潮就有低谷,文学市场也不可能永远烈火烹油。他甚至觉得,少儿文学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比一直都处在“黄金时代”更为理想。“巴菲特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我想,黄金时代,大家都来争分蛋糕,出版门槛变低,作家被市场左右,人心浮动,儿童文学作品难免泥沙俱下。少儿文学市场从黄金时代跌落,也许会让更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作品活下去,今后出版作品标准更高一些,难一些,慎重一些,那些对孩子身心成长无益的文字垃圾会不会少一些?儿童文学的出版更加持续健康地往前走,多出精品,多出佳作,优胜劣汰。当然,这也是一种理想。”
近年来,薛涛个人的创作从儿童文学领域向绘本领域拓展,他创作的《脚印》《一双大鞋》等绘本得到了读者好评。“这得益于我合作的出版社和编辑。我正在合作的画家更是非常棒,南京方面的朱成梁、王祖民、王笑笑,个个艺术精湛;沈阳方面的李海燕、桃子更是才华出众。另外,还有俄罗斯画家安娜斯塔西娅、伊戈尔·欧尼科夫,英籍华人郁蓉、张怀存等画家,他们赋予绘本迥异的气质。文字和绘画相互成全,我感谢他们。就我个人作品的销量看,读者在接受儿童文学和绘本方面不分伯仲。其实即便分出了伯仲,也不会左右我的创作方向。我写出一个故事源自创作的冲动,与读者是否喜欢读它没有直接的关系。我所有的创作都遵从内心的需要。我得保证自己能热泪盈眶,然后才可能打动读者。”
舒辉波感觉到,近年读者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更有主见了,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广了,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也能够被读者接受和理解,对作品的选择有从头部向中间分散的趋势。“这些年阅读推广的开展,学校老师及家长阅读素养的提高,还有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宣传等等,共同影响了读者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接受。这些变化都不会影响我的创作,我希望能够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希望我的作品在10年、20年甚至50年之后,仍然有读者阅读。我希望我的作品立足当下,有时代性,也能够流传未来,有经典性。”
“少儿文学市场的确有一个黄金时代,但它并未结束,而是继续在前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梅杰,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指出:“第一,Bwin必赢儿童文学门类的码洋比重的下滑,并不是由于自身码洋的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少儿科普、绘本等板块的崛起,造成比重的相对下降。但就儿童文学读物自身的码洋来看,却依然保持着上升势头。第二,作为热门的新兴门类——绘本,在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中,也以异军突起的姿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绘本类读物并未划入儿童文学读物范畴,而是以一个独立的门类来统计的。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绘本其实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如果把绘本的比重加到儿童文学门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文学的比重依然接近半壁江山。第三,少儿科普读物呈现出异军突起的现象,但我们也要注意,许多畅销的少儿科普读物是以绘本形式出版的,但也没有被计入儿童文学和绘本门类。另外,诸如李毓佩科普童话之类,原本都是儿童文学作品,在开卷的统计中,也极有可能被统计入科普类。如果把这些不科学的统计因素剔除,还原真相的话,我们会发现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并未消失,只是以新的面貌、新的形式,在继续迅猛发展。”
事实证明,从儿童文学出版人到创作者、研究者,他们对儿童文学的信心并不是盲目乐观。
据朱艳琴介绍,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原创儿童文学图书主要有三大板块:以沈石溪、秦文君为代表的名家名作系列,红色经典和主题文学系列,新人新作系列。2017年来,名家名作依然贡献了该社儿童文学的主要销售额,2023年上半年全社文学图书发货第一的仍然是《男生贾里全传》(贾里贾梅大系);经过多年培育的大奖图书《布罗镇的邮递员》也进入了社发货前十;而红色经典作品在主题出版的热潮中,市场反应超出预期,三年销售近10万册。“当然,既然身处市场中,就一定会受到市场影响,尤其是名家作品,因为销售总量大,市场影响就比较明显,但目前已经进入恢复期。”
借政策东风,近年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少儿出版机构在主题出版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斩获多个大奖。然而,主题出版物的码洋比重、销量比重及品种比重对整个板块的拉动效果有限。如何使主题出版读物既叫好又叫座,考验着少儿出版人的智慧。“这些年我们积累了不少主题出版图书、大奖图书的阅读推广经验和渠道,对主题鲜明的获奖作品进行深入挖掘,持续推广,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证明,让大奖图书不止步于得奖,既要奖项也要销量,不是想象和空谈。”阮征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在营销部的积极推动下,安少社每年推出的主题出版和儿童文学重点作品都能在斩获大奖的同时,入选数个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权威图书榜单和各类阅读推荐书目,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量倍增。安少社的生命教育主题图书《我和小素》、航天主题少年科幻作品《中国轨道号》、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作品《远山灯火》均出版于2020年以后,在大环境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发行量均超13万册。该社2022年推出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作品《桦皮船》,获得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但图书的发行时间正值各项社会事务停摆的艰难时期,安少社营销部毅然扛起重任,实现年销量14万册,再创新高。
据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故乡童年原创儿童文学书系”目前已经推出了8册,累计销售29万余册。这套书由于其鲜明的主题和较高的文学属性,Bwin必赢几乎都入选了相关的书目榜单,因而在销售上得到了一定的保证。该社其他精品图书,在奖项的加持下,以及媒体的大幅度曝光,在一些特殊渠道受到热烈的关注,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了自带流量的常销书。比如《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系列,累计销售已经超过100万册。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今年上半年除了《青铜葵花》《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乌丢丢的奇遇》等畅销品外,“自然笔记”系列16册通过新媒体渠道的推广,销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累计发货近20万册。
在朱艳琴看来,经过多年培育,儿童文学从创作到出版的整体机制上是成熟的,每年的新书品种也不少。“目前在出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在高质量出版要求下,出版社各方面成本无法降低,但是电商的折扣却越来越低,很多图书出版社只能亏本赚吆喝,这种无序的市场生态,不利于长远健康发展;新作家作品打开市场比较困难,位居销售榜前列的依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名的那几位知名作家作品,虽然相关部门和各方面都努力通过评奖、推荐等方式宣传新作家,但在当下纷繁的文化消费中,选择项太多,效果还不太理想;儿童文学的融合出版多数还停留在有声书的阶段,没有转化成更多的艺术形态,形成IP的也不多。”她指出,少儿文学市场要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创作、出版和市场合力推进。
阮征特别提到,“当下,网络上一些不成熟的议论,涉及对文学的讨论没有回归文学本身,那些断章取义的网络言论会影响文学自身的发展,尤其影响了儿童文学合理、合常、合情、合意的抒写空间,这种现象应当加以警惕。建议呼吁大众把对‘什么是好书’的定义和判断的权利,归还给儿童文学专业从业人员,回归到对儿童文学的理性探讨上”。
梅杰看到,在过去十多年的儿童文学黄金时代中,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是一个痛点。“在火爆的少儿文学市场里,卖得好的往往是外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或者20个世纪的中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却很少有本世纪以来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说,从整体而言,所谓的儿童文学黄金时代,更多是市场的黄金时代,不是原创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本世纪以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水准,并未超越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家作品。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面临的问题,恰恰说明了儿童文学创作是有自己的门槛的。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源自社会思潮的开放、作家个人的真正热爱与卓越的天赋。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童书市场的繁荣,但也出现大量同质化出版、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的现象Bwin必赢。这种泥沙俱下的出版,最多只能产生大量的平庸之作,甚至让一些好的作品埋没在这些平庸的作品里。市场的弊端,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解决。除了来自市场方面的影响之外,出版者的决策也有很大的影响。什么是好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既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也要交给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儿童文学评论家等去评判。现在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由于出版社掌握出版的权力,有着优越的地位,但它们又有获奖的压力、市场的压力,于是出版者只能在双向压力之间做出决策,却很少会真正听取专家的意见,更多是让专家为自己说话。出版者的决策,如同市场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而公正、独立的批评者的缺席,是不正常的。中国一向缺少儿童文学研究者,所以很难建立起一个多声部的批评空间,这无疑也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存在的遗憾。”
舒辉波也有同样的感受:“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的门槛很低,迎合跟风之作仍然比较普遍。另外,目前的儿童圈没有真批评。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是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专家学者仍然不够,至少和目前的市场体量是不相称的。”薛涛还特别关注国内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建设问题,他呼吁,“全社会都来尊重创作规律,尊重并回应读者真正的阅读需求。作家也要尊重并敢于面对自己的艺术良心,不媚俗、不趋时、不逐利,沉潜下来,写作真诚的文字,出版走心的故事”。
对于推动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繁荣,舒辉波希望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更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同时也希望作家本身注重阅读和学习,注重对自我的塑造。另外还希望有更多的文学批评介入,没有真批评,则赞美无意义。“希望大家共同来建设、建构一个健康的、包容的、多样的、可持续成长的儿童文学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