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童文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形式确定下来以后,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对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也日益加深,围绕着“儿童观”问题,理论家也给出了各自的理论构想。“儿童观”是一种文学观念,它是成人对儿童心灵、儿童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决定着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姿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的观念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极其深广。尤其是经历了“”之后,面对社会上出现得一系列问题,侧重从教育的观点去看待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强调文学作品对小读者教育工具与教育方向性原则。因此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大都受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他们身上的“游戏精神”往往会被社会阶级立场抹杀掉,他们身上的“顽皮劲”必须被改造。这蕴含着作家“教训主义”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一部未成熟的作品,认为他们是缺乏判断力、理解能的弱者,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去教育儿童,他们本都是调皮好动的孩子,在接受教育后最终都告别了顽童生涯。
张天翼继在上世纪30年代创造《大林和小林》后又创造了一个生活在队旗下的新少年———罗文应。罗文应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和所有同龄孩子一样爱“玩”。如放了学就收不住脚步,溜市场、逛商店、玩具店门旁盆里的小乌龟和打克郎球的人们胜败的情景,他都要仔细看看,琢磨,常常不知不觉地浪费几个小时,可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心里老是惦记着作业没写完,功课没复习。由于时代要求少年必须是有理想、有目标,于是作者就安排在叔叔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管住了”自己,养成了按时学习、劳动、休息,不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张天翼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宝葫芦的秘密》里小主人公王葆爱幻想,想出风头,出人头地,他突然得到一个神奇的葫芦,这个葫芦甘愿成为他的奴隶,帮他偷爸爸的钱,学校图书馆的书,老师的备课稿以及抄别人的作业。宝葫芦发挥自己神奇的力量,帮王葆取得体育比赛的奖杯,帮他拼凑模型,让王葆在学校大集体中显露光彩,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王葆是变异的顽童,他用宝葫芦制造恶作剧,捉弄老师同学,看似滑稽可笑的行为,其实正是那个阶段儿童内心世界的展现。本是一个顽皮爱恶作剧的孩子却不得不被“改邪归正”,王葆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内心产生了矛盾,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训与帮助下,最终扔掉了宝葫芦,其实也就是扔掉了儿童身上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不通过努力就实现愿望的妄想。这俨然有一种说教意味。这些顽童的改变大都是受到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教育儿童文学”思潮的影响。即使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一直拖着“教训主义”的尾巴。
当然,文学向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尤其是作家介入社会生活的视角的差异,顽童形象各有不同。结束了动乱年代后的人们对祖国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昂扬向上的乐观气氛和崭新的社会制度使主流意识形态把少年看做是“祖国的花朵”,时代气氛感染了儿童文学作家,把儿童文学创作中描写儿童在社会主义的阳光沐浴下幸福的生活,茁壮的成长,歌颂伟大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定为这时期的主题。“阳光、春天、鲜花、海浪、燕子、小树苗、向日葵”———这些洋溢着蓬勃生命力的词汇是这时期儿童文学美学的另一个缩影。于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充满“游戏精神”,“优于成人”的顽童。杲向真以生动的文字刻画了一个顽童———小松(《小胖和小松》)。小说开始就描绘出一个争强好胜、自尊自强的顽童形象,写小松到公园像脱缰的小马,到处乱跑,一不小心撞倒在叔叔的腿上,叔叔弯腰扶起他,但是他却对叔叔说:“我自己会起来”。小松被扶起后又特意照样儿倒下,再爬起来。这就突出了天真活泼的倔强好胜的心理。后来,因为和姐姐走散哭起了鼻子,却被一颗槐树上的大肚子蜘蛛看见,害怕被嘲笑,自尊心又驱使他向大肚子蜘蛛发起了进攻,学着叔叔,用三角形的小木板当作手枪,对准蜘蛛,嘴里还发出“嗵”声。这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无不使小读者受到感染。一块三角形木板在小松心里转化成威力无比的真枪。是否是真的手枪、是否真的可以把大蜘蛛打死并不重要,因为在小松稚气的心里,这一切显然都是真的,感受都是那么真实,这种“我向思维”才真实地显露出顽童的本质。小说中小松很淘气,浑身透露出一股快乐的、无拘无束的、蓬勃生命力。那么一种“顽气”让人觉得天真、活泼、可爱。更为可贵的是,在小松的身上还表现出丰富的想象,认真模仿,大胆的挑战,表现出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子所特有的争强好胜、自尊自强,以及追求不平凡的事物、向往英雄业绩的性格特点。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顽童初显“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既不是“教训主义”儿童观用教育说教的方式用成人的主观想法去改变儿童,也不是“童心主义”儿童观那样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利用儿童,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中,以保持和丰富人13性中可贵的儿童观。
可以说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学理论和观念的发展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优秀作品的诞生反过来又会推动文学和理论的发展前进。而在那个充满“教训主义”的儿童观时代,这些洋溢着“游戏精神”顽童的出现就引领着新时期“儿童本位”观念的到来。
新时期、社会观念解放,思想多元化,自由教育,个性自由。以儿童为中心,充满尊重理解儿童本性的教育思想盛行,儿童本身的特性被作家着重强调,“活在当下,以原生态的面目出现,以自己的方式活着”成为这个时代儿童文学家努力表现的主题。
上世纪80年代,“热闹派”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主导地位。“热闹派”作品在西方文学中又被称为“荒唐文学”或者是“怪诞文学”。说其“热闹”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文学作品更加侧重对那些热闹场面和事件的描述。常常出现许多引人发笑的场景,有一种强烈的滑稽搞笑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发生了变形,有的甚至是超出了常人的逻辑。大量的夸张和变形充斥在儿童作品中。作品既没有严肃的教育主题,也没有凝重的理性沉思。读者是带着一种兴奋和紧张的心情去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游戏心态。作品中的小主人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充满朝气、张扬个性。“顽童”不再一味地作为教育和改造的对象,他们也不再被一味地神化。孩子内心与生俱来的游戏因素开始活跃起来。以他们奇特的想象力和夸张的动作对周围平静的生活进行大胆的反叛,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现实道德教育的束缚,充满了颠覆性。
郑渊洁是当时“热闹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认为儿童的任务就是游戏,所以要把童话写成梦幻的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增长才能和智慧,所以他的童话注意摆脱沿袭已久的创作模式,大胆将游戏因素注入。他对笔下的人物形象作天马行空般的刻画。将“人性”与“物性”作种种奇特新颖的排列与组合,更多是充满想象,赋予“游戏精神”的顽童形象。“舒克和贝塔”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特别奇特的形象。这两个小家伙“鼠形人心”本是胆小,但作家郑渊洁夸张的想象,让这两只小老鼠开起了现代化的飞机和坦克,进行了一番别有情趣的历险。舒克和贝塔实现了从“物”到“人”的变形,它们淘气、顽皮,但又能明辨是非、伸张正义。有着儿童般的自主、力量、自由和快乐的梦想,并将其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另一部作品的主人公皮皮鲁更是一个淘气、倔强、爱幻想、具有强烈反叛性格与顽童形象。皮皮鲁不喜欢接受呆板的学校教育,不喜欢上学读书,不喜欢写作业。他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但他却有着纯洁的心,勇敢、善良、聪明,懂得用真心去帮助朋友。更重要的是,他懂得生活的快乐,充满“游戏精神”又让他的性格充满反叛性与真实性。不论是皮皮鲁、舒克与贝塔,还是中学生贾里,从他们一系列动作和行为,我们可以看得出,都表达了一种新的现代的教育理念。“发现儿童的自我意识”,这些顽童是艺术幻想的化身,反映了现代社会儿童被压抑后的最狂野的天性,体现了儿童自主、自由的梦想,是儿童力量、快乐、自信的象征,儿童会得到共鸣,获得审美的狂喜,有利于其个性、天性的健康成长。塑造少年形象系列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上世纪90年代创作了“男生贾里”系列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展现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生活中小片段反映少年们成长背后的辛酸,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打动孩子的心。初中生贾里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又聪明热情的孩子。故事以“学生会文员评选”为主线展开,记录贾里参加竞选所发生的一些事。贾里这个顽童形象塑造的成功是因为他紧贴孩子心理把初中生心灵特性全面的表现出来,在班里给女生起绰号,偷老师教案,帮妹妹出馊主意等等,体现了初中生爱出风头、调皮、自以为是的特点。但同时他帮助同学戒烟,看见别人钱包被偷挺身而出,为了给同学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找校长理论,这些事情又体现出他的善良、聪明、乐于助人。贾里就是新时期顽童形象的典型代表,孩子们“游戏精神”在其身上得到了真实的显露。
诚然,进入新时期以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政治文化的繁荣。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消费文化的心理越来越明显。商品经济的的发展使文化变成了产业,各种文化单位,尤其是一些出版机构,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往往以经营产业、商业的方式经营文化。现阶段,对儿童文学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后现代性质的消费文化。“后现代”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美学观念。一种新的看待生活的方式。反应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平面的、破碎的、主观的、非逻辑的。在这个时期,作家不再把写作当成一种单纯的文学创作,他们为了生存,必须要赢得大多数读者的支持,也就是需要强烈的“社会反应”。一味地迎合追求,不免使儿童文学低俗化,使作品显得单薄,唯以热闹而热闹。再说郑渊洁的童话创作,作品中的顽童都具有大胆的反叛性,他们一个个神奇的经历很容易吸引读者的兴趣,娱乐他们的生活,但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颠倒是非黑白,通俗化的倾向,很容易使孩童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偏离和迷误。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既是学校语文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又有着比传统的语文学科课程更为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教育功能。它以文学活动为中心,以儿童兴趣和能力为基础,强调儿童自主活动,教师从中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思维、情感、个性和价值观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在享受充裕的物质财富时,却疏忽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对美好传统价值观念的固守。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崇尚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经济利益的角逐中,国人原来推崇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无情地抛弃,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与友善,追求金钱、物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何为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也可以说成是文化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层面和道德方面的素养,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在于:1.能够帮助我们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而不是迷失在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中;2.能够帮助我们用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去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从而感受到这个世界美妙的东西,朝向美好的一面探索;3.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4.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人文素养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构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需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其人文素养的吸收和培养关乎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今社会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环境实在令人堪忧,人们日益把教育看成改变人生的工具和谋生的手段。为了迎合大众的世俗心理,追求升学率,现在的学校表面打着所谓重视人文素养的幌子却倾全力抓应试教育,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就根本谈不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是把少年儿童变成一个个吸纳知识的容器,最终被驯化成一架架会考试的机器。“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要真正走向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须重视对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少年儿童人文素养,培养孩子高尚的内在品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开展少儿人文素养教育?“文学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功能,不可忽视。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是使人发现、反省、完善自身的镜子,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1]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少年宫,致力于通过各种“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提升少儿的人文素养,让孩子呼吸到人文思想的空气,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涵养内在的道德品质。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2]“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课程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等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发挥其总体的功能。”[3]广州市少年宫“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以社会为课堂,以历史为教材,通过培训课,读书会、工作坊、采风营、语言沙龙等,让孩子在书香中悠然行走,在行走中体验快乐。课程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亲近书籍,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情、艺术之美、历史之思、创造之灵、道德之善,增长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让孩子游观四海,行知天下,在世界范围内“游育”,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成为高素养的小公民。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把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划分为六项内容。1.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少年儿童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2.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使其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3.坚强的适应力。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不畏挫折,不怕困难,在不断的吃苦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4.高度的自信心。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使其充满活力、智慧、创造力。5.真挚的感恩心。培养少年儿童从小懂得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国家。6.温馨的同情心。培养少年儿童具有一颗善心,能够宽容待人,帮助他人。
“绘本创意课程”是一门人文素养融合性课程,以优秀的绘本为载体,开展以“文学、戏剧、美术”为一体的教学,通过阅读、表演、绘画、手工、游戏、亲子互动等,让学生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与乐趣,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课程打破学科的界限,以生活性且富于童趣的话题统整多种艺术教育手段,其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孩子情感、态度和个性的综合发展。课程紧扣孩子成长敏感期的特点,通过体验、对话、反思、创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共情与同理心等多元智能。课程大量使用了大师、大奖的作品,涉及幼儿生活的情感、心理、品格、审美、观察、想象等方面,绘本开阔的视野、思维的高度、永恒的价值、优秀的技艺对孩子未来积蓄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文化名城,她融会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孕育出独具匠心的悠久文化,她异彩纷呈、特色十足,既古朴久远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生活于此Bwin必赢,说着粤语,吃着粤菜,穿行在骑楼小巷,但对这个城市却了解甚微。开展“穿街过巷睇广州”主活动课程,组织孩子一起行走广州古街深巷中,细数老街的点滴,感受广州的细微之美,追寻广州的历史痕迹。孩子们在活动中接收岭南文化的熏陶,感受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孩子们在感受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加亲近了我们的城市,了解了自己生存的根,这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走进名人”活动课程旨在引领学员畅游文学殿堂,吸取古圣近贤的智慧,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品读其作品,了解名人的风骨和情思,感受他们精神的伟大,汲取他们智慧的光芒;走访其故里,追寻名人足迹,缅怀圣人的成就和精神。学生分成研究小组,通过调查、阅读、上网、参观等方法走近名人,研究名人,又通过作文、调查稿、采访记录、绘画作品、手抄报、电子小报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名人的精神境界,学习名人的高尚品质。
“互联网思维”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它让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人的存在日益明显,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参与途径越来越灵活,参与度越来越高。“益”学经典文学课程立足于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行动力以及贤善人文情怀的儿童青少年,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并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法,推动学员在“学习———思考———服务———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沉淀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力,释放创造力。围绕课程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课堂的输入以支持学员进行“服务学习”而展开。基于此理念,上述课程由两大核心内容构成:一是涵养贤善人文情怀的中国经典诗歌、散文赏读,少儿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拓宽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是推动“项目制学习”的“服务学习系列工作坊”,将社区资源、公益资源链接到课程中倡导培育孩子的公益服务意思,培养孩子的使命感、责任感、服务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文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启迪思维,还能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完善人性,为少年儿童设计的文学活动课程对少儿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文学活动课程将最优秀的精神食粮带给孩子,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例如爱、责任、信念、勇气、诗心、激情等,通过儿童文学传递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求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体验到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美好禀赋,这对于广大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与功能,也是儿童文学之于儿童人文素养的魅力所在。
“儿童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4]儿童文学的温情精神使得儿童教育永远是暖色调的,充满和煦的阳光,充满人性的关怀。因此,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借助儿童文学的温情让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在他们的人生中发芽、开花、结果,促进他们的精神生命健康而和谐地成长。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色彩美、音响美、形象美、情感美、精神美给孩子们以多方面的启迪,引起孩子的愉悦和震撼,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5]少儿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积贮起日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动力。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可以遨游世界。幼儿文学的创造性精神能促使幼儿开阔思路,帮助他们冲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克服呆板固执的倾向,产生灵活变通的思维活动。”[6]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引导孩子去向往、去思考。生动的形象、精妙的比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来比较深奥的思想和道理,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儿童作品中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物形象对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也起着巨大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从封闭性、单向的思维方式转为开放性、多角度的思维方式。”[7]
在文学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走出课室,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获得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学习领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增进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养成主动关心特殊社会群体,自觉地为他们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1]钟湘麟.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学活动课程[J].现代语文,2010(10).14
[5]张丽、王苗苗.幼儿文学学习活动教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2,11-12.
[6]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7.
朗读型文学活动课是把故事改写为小剧脚本,通过让孩子大声朗读小剧脚本,向其他人有效地介绍一个故事。这种朗读表演的形式可以创意地展现任何题材、任何阅读水平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活动课程注重的是阅读和声情并茂的表演,鼓励各个年龄段、各种阅读水平的孩子流利顺畅、声情并茂地阅读。朗读型文学活动课程的要点:1.首先要确定朗读的脚本,可以选取对话比较多的故事,也可以对作品进行改编;2.朗读表演者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达,把故事中人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故事栩栩如生。3.可以进行角色对话,选择故事中有特色的人物对话进行多种形式的角色扮演,如师生示范课、同桌对演,依据文本演、创造性地演等,既分散表演的难点,又逐步加深对角色的体验。4.不要求背诵,对朗读表演者们没有压力。
创作型文学活动课是将阅读、思考、写作、分享相结合,指导孩子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原故事情节进行仿写、叙写、改写。此类课程兴趣激发是基点,由模仿到创作是原则,伙伴合作是手段,通过创意融合的教学手法,促进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创作型文学活动课程的要点:1.在构想内容时,不给孩子太多限制,要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并注重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启示,尽可能使内容丰富多彩,有个性。2.鼓励孩子自由创作,体裁不限,可以是图画书、可以是漫画书、也可以是小小说。3.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将他们创作的故事以各种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表演天分。4.伙伴之间互相欣赏画面与文字,可以将孩子的作品张贴(展示)在教室的四周,也可以让孩子将一些不错的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讨论型文学活动课是孩子组成小组,自主选择并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按照分配的任务,设计阅读作业纸,根据自己准备好的问题与老师和组内成员进行讨论。这种文学活动课程让孩子在开放而活泼的氛围中畅谈看法,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拓展文化学习,提升思辨能力。讨论型文学活动课程的要点:1.4~5人组成一个小组,阅读共同感兴趣的书籍。成员根据个性与爱好分配角色:有的做主持人,准备讨论题目;有的负责把书中特别有意义的文句、段落挑出来,朗读给其他成员听;有的负责用图画方式把作品情节呈现出来;有的负责把故事内容与生活经验连接……2.小组成员独立阅读,并根据自己负责的项目要求整理笔记、拟好讨论的问题,为讨论做准备。3.讨论时,成员们根据准备好的问题提纲与老师和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员间要互相聆听,互相尊重。各个小组不论是阅读相同或不同的作品均可由展示达到交流与分享的目的。4.完成对一本书的讨论,成员们以恰当的方式集中而创新地展示、交流作品中的精彩部分。5.完成讨论的小组之间进行成员交换,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组成新的小组,开展新一轮阅读与讨论。
采风型文学活动课就是实地进行考察和体验,通过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亲身感悟,了解各个区域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和人文价值,然后运用到作品中来。“文学采风是第二课堂,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每一次活动都需要创设。”这种文学活动课程能使孩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积累文学情感和写作素材。采风型文学活动课程的要点:1.活动前,老师对采风地的历史文化、走近的名人、“采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加以指导,并安排孩子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积累有关方面的相关知识,激发孩子参与的欲望。2.指导孩子围绕采风的内容设计“活动纸”,确定活动时间、路线、形式等,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做好成果记录。3.各小组将自己完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辑成册,进行分享和展示。
开放性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空间、活动结果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指不局限于书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调整甚至改变教学内容;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指活动的过程是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课堂不再是“教案剧”的舞台,老师根据孩子的表现调整活动进程;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指课堂不等于课室,活动空间可以由室内向室外乃至校外延伸;活动结果的开放性指师生对结果的追求既可以得出统一的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并不要求达到某种统一的、标准的指标,而是更多地关注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活动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传授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活动教学的基本过程,学生的主体发展是活动教学的最后归宿。”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是以孩子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开发和实施的,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创造性、开放性、自主性学习。在少儿文学活动课中,孩子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是某项任务的承担者。老师不是将知识或问题答案直接告知孩子,而是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孩子自行探索,寻找答案,老师为孩子搭建阶梯,帮助他们在认知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主动探索、思考与反省,即使他们最终没有能解决问题,也能从中获得收益,感受成长的快乐,可以说,其价值就在于它的过程之中。
在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中,孩子通常以小组的形式承担任务,相互交流、讨论、帮助、竞争,老师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提出合作的具体办法,培养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是少儿文学活动课程的基本形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孩子互助、沟通、理解,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欣赏别人,发展宽容的态度和关爱的品质。
实践性表现为“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少儿文学活动课程致力于克服语文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力求使孩子处于多元的、动态的环境,更多地关注生活,参与实践,注入“服务学习”的概念,将社区资源、公益资源链接到课程中,倡导培育孩子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孩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融合性指各学科之间教学手法、内容的渗透。学科课程也讲融合,只不过由于时间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各学科之间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渗透,少儿文学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科学等方面的渗透上更加方便。少儿文学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它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不断探索教学路径,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司成勇,于京京“.活动课程”新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3).
[2]吴向洋.从教学论的高度看文学采风[J].语文教学通讯,2013(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多媒体图书传播形式,对传统的出版行业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传播途径在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加深,促进了传统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出版行业的服务时效性,深化出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物市场已突破9500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19.5%。其中,网络教育、手机出版和网络广告成为数字出版的“最重要阵地”。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数字出版通过传播新媒体和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突显了知识的价值,为传统的出版方式开辟了新的路径。少儿文学出版作为少年儿童出版物,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感伴侣和精神食粮,能够有效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综合素养。在数字出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少儿文学的出版内容与数字加工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个性化和动力效益,为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作品。近年来,少儿文学的数字化出版作品越来越多,虚拟现实类读物、游戏攻略和便携式书桌等等数字出版方式为少儿文学出版企业重新打开了市场。少儿文学数字出版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的兴起,提高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的效率和水平。文章旨在分析少儿文学出版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给相关行业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图书出版的内容,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出版作品。在现阶段的少儿文学数字出版市场中,出版内容缺乏新意,并且同质化严重。首先,少儿文学出版企业对出版物的数字化转型流于形式,往往是对已通过纸质出版的文学内容通过数字化处理,加工成电子版重新发表在新媒体平台公众号、网络平台等等渠道,造成同一内容的多渠道发表,缺乏专业的数字化出版内容,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其次,由于少儿文学的数字出版尚处于发展阶段,数字出版企业在出版电子书和有声读物方面,在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规划上,普遍采用较为保守的方式,这意味着投入加工的资源将减少,从而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出版物质量低下,并且同质化严重。
营销策划是推动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转化为收入的重要方式,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出版企业的实际效益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数字出版企业起步较晚,传统的营销策略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导致现阶段的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企业的营销方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缺乏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导致数字出版物的线上销售业绩不佳。一方面,网络营销方案是在出版企业和实体书店的基础上进行,虽然这种营销渠道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目标客户,但网络传播模式的效率较低,而且随着数字阅读的不断发展,实体书店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这也影响到网络销售的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出版企业正试图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在线营销,如官方账号、应用程序和多媒体公众平台等等,这些渠道虽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关注更多的对象,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网络营销经验,造成市场划分不够精细,缺乏有效的目标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通过自主品牌的创建和营销机制的建立,抓住大用户,提高营销冲击率,是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亟待解决的核心。
数字出版行业较之传统的纸质出版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数字出版行业应该更加重视出版作品的内容及其受众的反馈。从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的服务形式来看,大多数数字出版企业往往仅仅关注出版物的销量,缺乏对用户反馈的有效研究及其改进,不知道网络销售过程中评价机制对产品长期销售计划的影响。对于实践操作过程而言,由于技术和经验上的缺陷,一些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存在闪烁、渲染不完整等问题。如果数字出版企业不创建反馈通道流,也不提供足够的补偿和优化程序,则很难维护用户长期稳定,造成客户流的丢失。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的用户之间交流越来越方便,用户的评价切实可以影响少儿出版物的销量,少儿文学出版企业只有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完善作品内容及其服务,才能促进数字出版物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发展。
少儿文学的数字化出版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所需要的出版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出版及其销售,与传统加工相比,出版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针对少儿文学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增长,要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内容的创作和制作,要有出版企业、内容创作者、改编者、翻译人员等单位陪同制作内容。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增加,出版企业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创新多样化的出版内容。因此,有必要在合作共赢的框架内建立数字化出版平台。首先,出版企业应该定义与内容创作者合作的概念,为少儿图书出版作品寻找创作者与编辑,特别是编辑和作者在数字处理和网络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影响,在合作共赢的背景下,为数字出版作品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引进内容不再局限于国内,国外优秀少儿文学也可以作为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标的。例如,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冰雪奇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现,突显了作品的魅力,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最后,数字出版企业不仅要注重外部内容的引进,还可以依托内部资源,组建内部的少儿文学编辑团队。内部编辑团队可以利用企业管理机制和信息资源,对数字少儿图书的选择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高质量的少儿文学内容,确保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能够跟上儿童的市场潮流。
数字出版作品是虚拟的,需要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才能达到市场效果。现阶段,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主要是实体和网络营销渠道,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成熟的营销策略和“互联网+”思维,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营销体系。首先,实体书店销售渠道是一种相对简单和直接的营销渠道,在中小学、幼儿园、儿童图书馆等场景中,应保持定期销售,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分销渠道。其次,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用户的口耳相传,营销关系都必须通过网络新媒体来维系,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是网站持续改进的重要营销渠道。新媒体的运营能力使年轻用户和家长能够通过新媒体更多地了解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通过体验和互动加强对数字出版作品的全面了解,提高支付用户费用的意愿。同时,数字出版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群、直播节目等方式,为社会营销提供沟通机会,完善形成特定的用户群,实施有效的群体传播行动。最后,以大数字、云技术等等为依托,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提供准确的搜索服务和专业服务,少儿图书的数字出版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类似的服务获得更多的信息,改善客户信息的营销目标。
用户体验是数字化出版作品的重心,完善反馈体系,并为少儿测试机构提供用户体验优化服务,促进产品内容及其制作的不断完善。首先,用户测试机制应明确数字少儿图书的生产标准,在产品前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和检验,应邀请读者和忠实的家长体验产品,并在产品前提供产品体验反馈,通过评价反馈优化作品存在的不足,以确保产品质量。其次,在用户服务机制方面,要建立广泛的客户服务网络,包括延伸反馈终端、网站、微信、QQ、微博、电子邮件、电话等用户反馈渠道等公共平台,使少儿读者和家长对于产品的认识或有疑问的用户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及时处理他们的评论。同时,出版企业需要加大对用户服务的投入,聘请专职人员为客户服务,解答用户问题,遵守用户服务的相关要求,对用户问题进行登记注册,当用户因质量问题出现问题时,及时对用户进行补偿,避免客户的流失。最后,在反馈和优化机制方面,要畅通用户服务与产品优化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产品复制向用户反映更多问题和改进。也就是说,根据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思维,将注册代码分成不同的版本执行,并建立了优化的纠错更新机制,让用户在产品优化过程中树立完整的品牌意识,创造更加和谐的用户体验和健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多媒体图书传播形式,对传统的出版行业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传播途径在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加深,促进了传统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出版行业的服务时效性,深化出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物市场已突破9500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19.5%。其中,网络教育、手机出版和网络广告成为数字出版的“最重要阵地”。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数字出版通过传播新媒体和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突显了知识的价值,为传统的出版方式开辟了新的路径。少儿文学出版作为少年儿童出版物,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感伴侣和精神食粮,能够有效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综合素养。在数字出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少儿文学的出版内容与数字加工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个性化和动力效益,为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作品。近年来,少儿文学的数字化出版作品越来越多,虚拟现实类读物、游戏攻略和便携式书桌等等数字出版方式为少儿文学出版企业重新打开了市场。少儿文学数字出版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的兴起,提高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的效率和水平。文章旨在分析少儿文学出版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给相关行业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图书出版的内容,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出版作品。在现阶段的少儿文学数字出版市场中,出版内容缺乏新意,并且同质化严重。首先,少儿文学出版企业对出版物的数字化转型流于形式,往往是对已通过纸质出版的文学内容通过数字化处理,加工成电子版重新发表在新媒体平台公众号、网络平台等等渠道,造成同一内容的多渠道发表,缺乏专业的数字化出版内容,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其次,由于少儿文学的数字出版尚处于发展阶段,数字出版企业在出版电子书和有声读物方面,在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规划上,普遍采用较为保守的方式,这意味着投入加工的资源将减少,从而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出版物质量低下,并且同质化严重。
营销策划是推动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转化为收入的重要方式,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出版企业的实际效益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数字出版企业起步较晚,传统的营销策略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导致现阶段的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企业的营销方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缺乏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导致数字出版物的线上销售业绩不佳。一方面,网络营销方案是在出版企业和实体书店的基础上进行,虽然这种营销渠道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目标客户,但网络传播模式的效率较低,而且随着数字阅读的不断发展,实体书店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这也影响到网络销售的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出版企业正试图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在线营销,如官方账号、应用程序和多媒体公众平台等等,这些渠道虽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关注更多的对象,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网络营销经验,造成市场划分不够精细,缺乏有效的目标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通过自主品牌的创建和营销机制的建立,抓住大用户,提高营销冲击率,是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亟待解决的核心。
数字出版行业较之传统的纸质出版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数字出版行业应该更加重视出版作品的内容及其受众的反馈。从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的服务形式来看,大多数数字出版企业往往仅仅关注出版物的销量,缺乏对用户反馈的有效研究及其改进,不知道网络销售过程中评价机制对产品长期销售计划的影响。对于实践操作过程而言,由于技术和经验上的缺陷,一些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存在闪烁、渲染不完整等问题。如果数字出版企业不创建反馈通道流,也不提供足够的补偿和优化程序,则很难维护用户长期稳定,造成客户流的丢失。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的用户之间交流越来越方便,用户的评价切实可以影响少儿出版物的销量,少儿文学出版企业只有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完善作品内容及其服务,才能促进数字出版物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发展。
少儿文学的数字化出版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所需要的出版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出版及其销售,与传统加工相比,出版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针对少儿文学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增长,要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内容的创作和制作,要有出版企业、内容创作者、改编者、翻译人员等单位陪同制作内容。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增加,出版企业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创新多样化的出版内容。因此,有必要在合作共赢的框架内建立数字化出版平台。首先,出版企业应该定义与内容创作者合作的概念,为少儿图书出版作品寻找创作者与编辑,特别是编辑和作者在数字处理和网络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影响,在合作共赢的背景下,为数字出版作品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引进内容不再局限于国内,国外优秀少儿文学也可以作为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标的。例如,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冰雪奇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现,突显了作品的魅力,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最后,数字出版企业不仅要注重外部内容的引进,还可以依托内部资源,组建内部的少儿文学编辑团队。内部编辑团队可以利用企业管理机制和信息资源,对数字少儿图书的选择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高质量的少儿文学内容,确保少儿文学数字出版物能够跟上儿童的市场潮流。
数字出版作品是虚拟的,需要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才能达到市场效果。现阶段,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主要是实体和网络营销渠道,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成熟的营销策略和“互联网+”思维,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营销体系。首先,实体书店销售渠道是一种相对简单和直接的营销渠道,在中小学、幼儿园、儿童图书馆等场景中,应保持定期销售,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分销渠道。其次,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用户的口耳相传,营销关系都必须通过网络新媒体来维系,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是网站持续改进的重要营销渠道。新媒体的运营能力使年轻用户和家长能够通过新媒体更多地了解少儿文学数字出版作品,通过体验和互动加强对数字出版作品的全面了解,提高支付用户费用的意愿。同时,数字出版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群、直播节目等方式,为社会营销提供沟通机会,完善形成特定的用户群,实施有效的群体传播行动。最后,以大数字、云技术等等为依托,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提供准确的搜索服务和专业服务,少儿图书的数字出版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类似的服务获得更多的信息,改善客户信息的营销目标。
用户体验是数字化出版作品的重心,完善反馈体系,并为少儿测试机构提供用户体验优化服务,促进产品内容及其制作的不断完善。首先,用户测试机制应明确数字少儿图书的生产标准,在产品前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和检验,应邀请读者和忠实的家长体验产品,并在产品前提供产品体验反馈,通过评价反馈优化作品存在的不足,以确保产品质量。其次,在用户服务机制方面,要建立广泛的客户服务网络,包括延伸反馈终端、网站、微信、QQ、微博、电子邮件、电话等用户反馈渠道等公共平台,使少儿读者和家长对于产品的认识或有疑问的用户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及时处理他们的评论。同时,出版企业需要加大对用户服务的投入,聘请专职人员为客户服务,解答用户问题,遵守用户服务的相关要求,对用户问题进行登记注册,当用户因质量问题出现问题时,及时对用户进行补偿,避免客户的流失。最后,在反馈和优化机制方面,要畅通用户服务与产品优化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产品复制向用户反映更多问题和改进。也就是说,根据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思维,将注册代码分成不同的版本执行,并建立了优化的纠错更新机制,让用户在产品优化过程中树立完整的品牌意识,创造更加和谐的用户体验和健康。
少儿文学作为青少年的情感伴侣及其精神食粮,有助于开拓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少儿文学的数字化出版发展较晚,缺乏系统化的数字化出版机制,以传统的纸质版出版方式难以促进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亟待通过少儿文学出版内容创新,多元化营销方式,完善反馈体系优化少儿文学的整体数字化出版策略,以促进少儿文学图书出版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1]范丽.儿童文学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媒体研究,2020(12).
[2]刘影,高焱.童书数字化出版:从印刷本位到互联网逻辑[J].现代出版,2018(03).
[3]张红.关于少儿期刊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0(11).
[4]彭种玉.关于少儿期刊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9(03).
[5]谭旭东.产业调整期的稳定发展:2018年童书出版观察[J].编辑之友,2019(02).
Copyright © 2018-2023 Bwin·必赢(中国)官方网站 - ios版/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热线电话:400-123-4567 电子邮箱:admin@yingchuangwx.com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京ICP备202100812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