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文学论文
栏目: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4-05-07 12:21:02

  象似性(iconicity)是指语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即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的形式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认知和体验的结果———语言具有理据性。当代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是基于对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之上而得出的,从词语发音、词汇发展到句法、篇章、语用等层面综合得出结论。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大量的象似性。而就词汇层面而言,我们知道,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可以进一步再分的,那它就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认知语言学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承认认知对身体经验的组织作用。因此,象似性不是指语言结构与现实结构之间的象似,而是语言结构与基于身体经验之上的认知结构象似。人类是基于对客观外界结构的感知之上,经过认知加工才形成了人类的语言。我们若能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清楚,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原型理论的应用原型理论对词汇教学最基本的作用是单词间字母组合的联系。单词不能仅仅靠发音、拼写和意义存储在学习者的大脑中,不同的单词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网络联系。根据原型理论,同一范畴的不同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它们由中心词也就是原型,向外不断延伸到边缘词汇。例如,儿童可以很容易地学习并记忆“o”这个字母,那么我们就把它作为有相似拼写词汇的中心。与其相似的词汇有on,no,go,one,now,some等。如果我们把“o”作为这个家族里面的核心,那么其他成员与其相比就有不同的相似度。当儿童熟练掌握“o”这个字母时,那么越与其相似的词就越容易被接受和记忆。比如go会比some更容易记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优先学习更加靠近原型的词汇。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开始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记忆词汇时总是偏简避繁。因此教师可以优先选择词形简单的词汇让学生记忆。例如,ear一词仅有3个字母,如果把ear作为原型,那么向外延伸由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bear,pear,tear,hear,dear,fear,near,year等;由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clear,earth,early,spear等。由于词形越简单,少儿越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因此,如果教师先让学生学习ear这个原型词汇,再学习其他延伸词汇,那么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二)象似性理论的应用对英语词汇来说,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名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Householder指出: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是完全任意的,绝大多数词汇是有理据的。所以,词的理据对词汇习得有重要影响。如breakfast,un-derstand都是源自古英语的复合词,它们具有词源特征;fast有斋戒、禁食之意,breakfast是breakone’sfast,即开戒,后引申为吃早饭;understand原意为standamong,据说,在人群前接受提问的人,如果问题答对,他就可以站到人群中去,故引申为理解;gossip在古英语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现代英语中的同源词有sibling,所以gossip原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教父教母们,现在gossip可以引申为八卦或爱说长道短的人。词汇的语音理据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系上,Waugh将这种音位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称为词汇中的拟象象似性。如sl-的声响效果让人联想到嘶溜、滑溜的意味,于是在这样的词语中就有slip,slide,slush,sled,slick,slippy,slippery,slope等。以sn-开始的词与鼻息有关:sneeze,sniff,snore等。英语中的短元音经常表示急促或短暂的动作,如rush,quick,swift,jump,cut,dig,run等。而长元音或双元音表示缓慢的动作,如slow,walk,lazy,wait,stay,clam,draw,idle等。象似性理论使词汇系统的规律性更加明显化,对英语词汇习得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以这个理论为依据,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语义分析和认知解释,形成有组织的系统,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少儿在记忆英语词汇时不觉枯燥,提高英语词汇的习得效果和效率。

少儿文学论文

  这个阶段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应该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安全感,一开始就能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在良好的气氛中,学生才可能放松身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开心地与同学展开学习任务。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是紧张、压抑的,学生不自觉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做不好、学不好,这时英语课程就会像一个“拦路虎”,学生不但不敢挑战,反而会不断退缩。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里的异常反映,及时了解,针对解决,要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而不应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使学生感到温暖,并更加信任教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主动回答问题,帮助同学等。同时,教师还要多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教师不但不应指责,反而应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中的恐惧,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大胆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合格的外语教学参与者。

  (一)现达的科技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渗入了教学中学生比较喜欢多媒体教学的这种氛围,因此将他们喜欢的动物编成对话,利用动物的口吻、动作出示在多媒体上让他看并且来模仿,让他们感觉在看动画片时无意中学到英语。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二)举办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歌谣会定期举办一次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歌谣会,学生自行组织表演经典的英语童话故事或选择自己喜爱的英语歌曲或英语歌谣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英语特长便得到了充分展示。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强,求知欲强,表现欲也强,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开展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和主动性。当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学习兴趣自然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开展“比一比”“夺红旗”“找朋友”“接力棒”等各种竞赛活动,如教单词时竞赛谁的发音标准、谁写得好。为了取得好的比赛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近年来,多方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存在多方面的的心理问题,以十七岁为分界点,平均人数超过三千万。其中,有五成以上的青少年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极端、忧郁等状态。且在三千万青少年儿童中,患有心理问题疾病的最小年龄为八岁。另外,据调查结果表明:因厌学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总人数高达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左右,根据厌学问题而衍生出的逃课、打架、作弊等现象极为突出。笔者也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网络问卷等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搜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处理,结果也多是焦虑、忧郁、情绪极端化等现象。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总结得出,我国青少年儿童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不容乐观。学校及社会只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才能够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基础的心理教育知识。首先,教师自身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前提,便是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使之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引导。(2)学校应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一,便是要搞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生与老师间只有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与老师间加强交流,能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其二便是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定期定时增加更换体育器械,定期美化体育课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有兴趣学习。(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突出情感教育。教师们应在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和指导,应和学生多加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多问,增加其互动性,增进共同的情感基础。同时,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好现代体育操场及多种多媒体设备,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将课内的活动纳入到课外体育的时间范围内,让学生们在课外时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4)对症下药。体育教学的知识构架虽然相当庞大,但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在进行体育课外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并应顾及到学生与学生间在心理素质上所存在的差别,依教材内容与学生本身来制定教学进程。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自己揣摩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身组织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同时又在学生的心理方面上,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可以使学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最佳途径。

  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4]6,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15,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4]41。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08篇,占比为73.3%[5]。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6]。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7]。

  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8]。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为例,据张群星统计,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文仅117篇,硕博论文仅80篇,且存在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等问题[9]。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儿童文学各领域科研的长足发展,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儿童文学课程的从教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为根本任务,在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儿童文学创作思潮、儿童文学接受理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如此一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儿童文学学科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教材建设成效显著,仅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学团队就先后出版了“《儿童文学概论》(蒋风著)、《儿童文学原理》(蒋风主编)、《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等主编)、《少年儿童文学》(黄云生主编)、《幼儿文学原理》(黄云生著)、《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韦苇编著)、《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周晓波主编)等系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0]。但一套教材无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再加上教材特有的滞后性,使得教材不能及时反映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贴近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灵活使用儿童文学教材的同时,也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使教学更加符合专业特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向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借”。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是对儿童文学创作和前沿理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创作和研究经验是儿童文学教学中宝贵的财富,对师生了解近年儿童文学的创作状况和研究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够把他们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与师生一起交流、研讨,无疑会极大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儿童文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师生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和分析、创编、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到民间去采。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有天然的亲缘关系,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将采集到的作品转化为儿童乐于接受、有教益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可以丰富儿童文学课程资源,也能锻炼学生鉴赏、解读、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三是到中小学、幼儿园中去找。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必须让他们对当前的幼儿和中小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有充分了解,组织学生深入调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学阅读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教学对象,也可将现阶段幼儿、中小学生喜欢的甚至是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收集起来,作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当前的全新局面下,个人政治素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于接班人——少儿来说,政治启蒙课程也应成为他们的必修课,而我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此搭建桥梁。

  红色文化饱含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共同创造,也是中国特有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党和人民军队的努力乃至土地革命、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时期创造的伟大功绩、涌现的伟大人格、展现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事迹,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红色精神和延安精神等[1]。少儿政治启蒙教育,旨在让青少年在少儿时期形成就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少儿的政治启蒙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少儿在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身体素养、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目标。对于少儿群体来说政治素养看似过于遥远与深奥,因此在少儿政治启蒙教育中需要采用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方法,同时也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目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将红色文化少儿化、通俗化,契合时代的前进,用新颖的内容,创新的授课方法,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从而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坚定少儿的理想信念,培养少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少儿的审美情趣,并培养少儿合作性、探究性能力与坚定的意志力。

  系统性不强。现在小学开展的一些红色文化活动,例如红歌大赛、红色诗歌朗诵比赛、观看红,以及设置的一些红色文化课程等,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爱国主义课程都较为零散。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活动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少儿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更多地只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学生无法从中收获关于红色文化、政治体系的知识,感悟红色精神。实践性不足。当前社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少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以理论的介绍和简单的趣味活动为主,缺少深入的实践体验。且大部分少儿红色文化教育局限于校内,导致对校外的资源利用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体验的平台以及更佳的指导力量。因此,少儿红色教育的效果不佳[2]。Bwin必赢长效性欠缺。如今社会上、学校中开展少儿红色文化教育多为一次性活动或者,缺乏长效性,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缺乏专业的活动设计方案以及强有力的运行机制。当前的少儿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上普遍为短期并且浅层的活动,缺少后期的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无法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给少儿带来线必要性分析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儿德育是国家、政府要求学校落实的任务,将红色文化融入少儿政治启蒙教育是落实少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开展少儿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少儿政治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明确指出,对少儿进行德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少儿进行德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国家情怀,引导少儿爱党爱人民,从小培养他们认同和拥护国家的心,让少儿通过德育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少儿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少儿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萌芽阶段就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的崇高行为和人格魅力对少儿无疑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革命英雄鲜活生动的故事和红色精神等红色文化能够培养少儿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意识,加强少儿的理想信念,提升少儿的道德修养[3]。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它展现了中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场景[4]。弘扬红色文化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凝聚中国人民群众的正能量;有利于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进程,而少儿作为祖国的花朵,事业的接班人,更应从小从思想上接受并认同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心里生根发芽,长大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如何将红色文化通俗化、艺术化,如何将少儿红色文化融入少儿政治启蒙教育,这不仅是落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国家凝聚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经过调研和实践发现,只有多种形式展开少儿红色文化教育,才能有效实现少儿政治启蒙教育。

  对少儿理想信念的教育,理论课程是基石。为少儿制订切实有效的红色理论课程,首先要拟定合适的课程主题。在拟定红色理论课程主题时,可以融入地方特色。地方红色文化相比其他的历史文化内容,既具有亲切感,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它存在的历史印记,同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它又有其教育价值和精神财富[5]。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因地制宜,利用好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开设适合少儿的红色理论课程。如嘉兴可以围绕建党主题开展活动,南湖红船作为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地点,象征着中国革命的源头,可由此引出党的诞生的背景、过程等基本知识,提高少儿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也可考虑顺应时展,在课程中插入一些当代政治热点。在课程中让少儿对国情、国家现有的目标策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少儿去思考问题,沟通起理论和现实的桥梁,能使其产生爱家、爱国的情怀。

  审美情趣是少儿成长过程中个人素养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为了能让少儿更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让少儿们学习一定艺术技能,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教育要全面加强和推进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教学改革,鼓励人才的个性发展与多样化培养,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将红色艺术课程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多向化培养,在艺术素养的培育中融入红色文化,都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以红色歌曲为例,以红色歌曲专题形式准备声乐学习体验课能更好的照顾到少儿学习能力的差异,同时达到红色文化传播的目的。红色歌曲,狭义上单指描述红色革命的歌曲,多是“五四”运动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广义上红色歌曲涵盖了所有积极向上,具有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的歌曲[7]。一首《小白杨》,少儿能体会到军旅生涯的恶劣环境与军人坚忍不拔、敢于抗争的精神;五四时期的《叫我如何不想他》歌颂了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们挣脱封建礼教、追求自由解放,这些歌曲背后的精神内涵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儿,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在普及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样,无论是将红色情感融入诗词学习还是将红色诗词融入中国传统软笔书法,都不失为一个相比起普通艺术体验更好的艺术实践。

  拓展训练是一种实践和体验,但更重要的学习重点是在这种实践体验之后主动地去回顾记录、总结提升,才能够培养少儿的意志品质。钱永健在《北京大学拓展训练课程与开展效果的分析研究》中指出,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爱国主义的品质,才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拓展训练这件事情的最终奥义。现如今拓展训练在国内外高校备受重视,旨在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将拓展训练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在红色基地亲手做一顶红军帽,画一颗红星在纸灯上,和伙伴们合作做一份青稞饼,自己动手体验带有红色元素的手工活动,能让少儿与红色文化更近一步,这比购置一些成品作为纪念来的更有意义,而带着文化使命感的手工劳动或是合作更能锻炼少儿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勤俭自强的意志品质,在游戏中通过拟定红色主题达成培养意志的目的。如设立主题——“勇闯险境为运量”“一往直前去会师”等。在趣味活动中建立红色文化的氛围,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提高实践经验,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游戏结束后用复盘的形式总结经验,引导少儿理解游戏中蕴含的团结协作的道理,体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线提高少儿实践能力,红色游学是重要途径

  少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美国心理学家思腾伯格将社会实践能力分为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两种,前者强调人际能力,后者强调处事能力。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是不充分的,需要创造一个独立的环境。在游学过程中,少儿群体脱离了他们熟悉和依赖的人和环境,他们的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得到检验和提高。在红色文化的学习上也可以借鉴游学模式。教育者应该增加“红色文化交流”,创造出符合红色线路的少儿夏令营或者冬令营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囿于课堂的少儿“行万里路”,在不同时代的红色文化遗产、不同路线的红色精神食粮中培养少儿的实践能力。可以设计特色红色路线、寻找当地合适的文化场所,如以嘉兴南湖、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基地为课程主线,进行红色文化艺术的体验、学习与实践,让少儿们实地体会革命精神。此外,还可以组织参观一些展现时展成果的现代科技展馆,如上海世博园中国馆、浙江科技馆等,使少儿们感受科技发展之迅猛。在这样的红色体验中,将前文的教学形式融入进来,边游边学,更完整也更系统的达到传播少儿红色文化,达到少儿政治启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