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广义与狭义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分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儿童文学仅指面向7—12周岁儿童(小学阶段)的文学,而广义的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儿文学三个阶段。上课所指的儿童文学一般是狭义的,特定的时候也有用广义的。第二节学习儿童文学的意义与方法一.意义1.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2.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需要。3.回归童年,重温童年的美好生活。二.方法了解儿童文学易懂难学的特点。2.正确处理儿童文学三部分之间的关系。(作品,理论,练习)以儿童的心灵与视角观察体验世界。4.恰当运用对比的方法。5.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儿童文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在文学范畴里,儿童文学给予者与接受者(儿童)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两者经常发生对立,说明确立儿童文学本质的艰难。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上,对儿童文学概念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教育说”鲁兵在《教育儿童的文学》中提出“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蒋风《儿童文学概论》中定义:“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对“教育说”的评价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是,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文学而不是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儿童带来审美愉悦,其余都是副产品,是次要的。如果夸大教育性容易沦为学校教育、Bwin必赢社会教育的传声筒,失去自身的文学声音。失去生存价值。三、“专为论”认为“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肯定了儿童阅读欣赏的心理需求,年龄特点,注意了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但其所指不能包容全部的儿童文学作品。第二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儿童文学的内容构成有“写儿童”、“写成人”、“写其他”之分,只要“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就属于儿童文学。有些作品并非专门为儿童所写,但契合了儿童的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也可以归入儿童文学。二、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必须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形象、典型环境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需讲究语言的运用,力求生动形象。与儿童读物区分:儿童读物是适宜儿童阅读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其特点是具有文学性。儿童文学必须是“儿童”的文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语言表达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作品用成人的想象,表现成人的趣味,或用语成人化,结构过于庞杂等,就会造成儿童理解上的困难或审美心理上的拒绝。第三节儿童文学的基本范围1、经过整理加工的民间文学作品2、有文学色彩的蒙学读物。3、经过改写的经典文学作品。4、专为儿童创作的及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是一种对儿童弥补性的文学,包括类;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一般是指作家在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下创作的作品,范围比较确定。第四节儿童文学的四大作用第五节儿童文学的六个特点(1)韵文性。有两层意思:一是像儿歌、儿童诗这类韵文体作品。二是在非韵文体的作品中,要有诗的特质――富于想象,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音韵和谐。(2)直观性。也就是形象性,具体可感性。(3)常识性。包括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也叫启蒙性。(4)幻想性。儿童的思维与原始思维相通,认为万物都有生命(5)叙事性。(与议论、抒情相对而言)与儿童的思维特点相一致,利于出形象、出故事。(6)趣味性。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无意性较强,需要用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年龄愈小的孩子对趣味性要求也愈高。第六节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一)自我中心思维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对荒诞的形象和情节特别容易接受。(二)泛灵观念认为万物都有感觉和思想,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前因果观念没有“偶然”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原因,可以找出其中的为什么。例1.小学生写的儿童诗《太阳下山了》:太阳下山了/但它没忘记/刚才它在天空上看见的——/花儿在笑/百灵鸟唱着快乐的歌/白云像手帕一样/不断地擦洗着天蓝的玻璃/孩子们也在树林里悄悄地与树上的鸟儿对话/同样下山了/它含笑地下山了例2.《小红帽》中,伪装成祖母的狼回答小红帽的提问:“哎,奶奶,你的耳朵怎么这样大啊?”“为了听你说话更清楚呗。”“哎,奶奶,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啊?”“为了看你更清楚呗。”.第七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快乐、荒诞、如肖定丽的童话《和你一起长胖》:小狮子毛尔冬的表妹花眉儿长胖了,很伤心,不肯出门。毛尔冬很担心花眉儿,于是想了个主意:自己也长的胖胖的,然后和花眉儿一起出去玩,一起变瘦。两个快乐的好朋友在草地上象大绒球一样滚啊滚,咕噜噜,咕噜噜。毛尔冬的言行体现了儿童善良纯线、稚拙,儿童对世界了解甚少,经验有限,思维意识还不成熟。表现在作品中,就产生了稚拙美。这种原始、质朴,看来悖于常情常理,却是异常明净、透彻的美。虽然稚与拙,但决不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儿童心理、儿童生活中的形态与情态;形式上,语言、文字、叙述方式的变化等,都可以产生一种稚拙的美。3、快乐。儿童不喜欢枯燥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儿童文学总是洋溢着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欢愉的效应与纯真、稚拙的美学特征相关。作品因表现了纯真与稚拙而产生喜剧效应,使人快乐。营构欢愉的艺术手段还有: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4、荒诞,将生活的真实大幅度扭曲,具有非常古怪玄妙的内容,令人感到离奇、新鲜。儿歌中的颠倒歌是荒诞美的集中体现,如:黄昏后,Bwin必赢做早操,/看见老虎抓个猫。/狗吃草,马长角,/吓得板凳满街跑。第八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一.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及任务1.语言能力由小到大——由字词句到段再到篇,进而自如地掌握母语的语言文字;2.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能提出问题到思考“是什么”再到思考“为什么”,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和精确性;3.审美能力从无到有——由对美的初步感知到对美的自觉发现再到对美的创造。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材资源,且比重正在上升,以第一册为例:.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1)、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儿童,儿童文学是伴随着儿童的被发现而产生,渗透着作家对儿童的深刻认识。(2)、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儿童文学促使教师更热爱儿童,贴近儿童——并为儿童写作,从而唤发出极大的创造力。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体文体分类说明历史上对的分类有:1、二分法:韵文类,散文类。2、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3、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儿童文学也有几种分类方法,一般在“四分法”基础上增加童话、寓言与各类故事。第一节一、儿歌的历史演变儿歌又名“童谣”,古代也别称为:孺子歌、小儿语。在远古时代,传说上天命令“荧;“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韩信的悲剧);《三国演义》中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1593年,吕坤的《演小儿语》是古代第一部儿歌集;1918年,北大建立歌谣研究会 内容浅显。2.语言通俗 明白易懂。3.结构简单 篇幅短小。4.节奏鲜明 《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 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十四,就打谁四十。 三、儿歌的分类 1.从创作者的角度分,可分为民间儿歌与创作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