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Bwin必赢隐喻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格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语言艺术的人是天才,他说过最伟大的事就是成为一个隐喻大师。传统的修辞学仅仅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特征和一种修辞手段。莱考夫和约翰提出的现代隐喻理论则把它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即把隐喻定义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他们提出的“映射论”,从隐喻的相似性入手,通过“跨域映射”的思维方式,实现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转换。[1]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即人们有意识地尝试从已有的经验中寻找和当前事物或现象具有某种相似点或共同特点的事物,并用各种关于已知事物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获知当前事物的特点。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思维形式,一种认知模式。隐喻与知识经验、思维密切相关。
人类童话发展源远流长,古代的一些神话故事与民间故事都可以算作是童话的一种。人们在进行童话创作的时候,往往把儿童的认知水平考虑在内。对儿童不易理解的事物往往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能让儿童理解的目的。
童话是一种适应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而创作的文学体裁。童话往往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采用动人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塑造鲜明的个性形象,以达到反映现实生活和抑恶扬善的精神,实现教育目的。童话可以让儿童在娱乐中长知识,领略生活的乐趣,追求美好的事物,判断善恶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童话故事其实是一种隐喻的存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含意。故事中的各种角色所具备的特点:勇敢或怯懦、善良或虚伪、忠诚或自私等等,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实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喻体,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经典人物或动物,如灰姑娘的勤劳善良、丑小鸭的努力进取、不懈追求等等,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描写,带给儿童精彩纷呈的故事并用精炼的语言为儿童揭示深刻寓意。
儿童,根据《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广义地说,0~18岁的人类个体都可称为儿童;而狭义的儿童期是指童年期,即介于幼儿与少年期之间的时期。”[2]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界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和儿童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大块:(1)幼儿文学,主要供幼儿期(3~6岁)儿童阅读欣赏;(2)儿童文学,主要供儿童期(6~11,12岁)儿童阅读欣赏;(3)少年文学,主要供少年期及青年期(11、12岁~16、17岁)儿童阅读欣赏。本文主要以第二类,即儿童期儿童文学为例进行隐喻翻译分析。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并指出儿童在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能够逻辑思考自己能看到或触摸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到了第四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开始能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傅统先,1980)。心理学家戈登纳和维纳的实验结果也分析了类似观点,即可以把整个“儿童”时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不能分辨隐喻话语的阶段和基本可以分辨隐喻线岁左右的儿童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而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大致理解较复杂的陈述,但也只停留在基本联系隐喻所关联的两个不同的事物,看到他们似乎具有的共同点,仍无法完全吸收隐喻话语的深入含意。同样,霍尼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发现,3至6岁的儿童只理解字面的物理意义,7至9岁的儿童可以将这些词用于人,只有11岁的儿童才能明确地将两种不同的用法联系起来。
束定芳教授在其《隐喻学研究》中给出下例:原文:Aftermanyyearsofworkingatthejail,theprisonguardhadbecomeahardrockthatcouldnotbemoved.译文:在监狱工作了多年以后,这位监狱看守变成了一块轻易不会被打动的顽石。[4]214对于这个隐喻句子,儿童往往会倾向于想象某种与句子描述相符合的事物状态,比如,想象这个监狱看守被巫婆或国王变成了一块石头等等。但八岁左右的儿童则会逐渐意识到这个监狱看守在某种意义上“像”一块石头,直到十岁左右,儿童才能意识到该隐喻描写的是监狱看守的性格特征,但这仍然与这个隐喻最初的意图有一定的差距,石头会让他们联想到这个监狱看守脾气不好,很会发怒等等。只有再过一段时间,他们才能准确理解这句隐喻含意。这句话不妨把隐喻意义翻译出来,译为“在监狱工作了多年以后,这位监狱看守不再同情犯人,而是认认真真地严格看管他们。”
许多学者在研究隐喻时,提出了很多精辟的隐喻翻译策略。如阮敏(2009)根据心理学上的“通感”原理[5]52-55,提出童话故事中隐喻翻译应采取“通感”的翻译方法;刘法公教授(2007)提出,在翻译英汉隐喻时,要注意喻体意象的转换[6]47-51,等等。但无论隐喻翻译策略如何,我们在翻译儿童文学隐喻时,不能不把儿童读者考虑在内。仅仅把儿童文学隐喻表达从外文翻译为中文是不够的,我们要从儿童本身特点出发,对隐喻表达做出适当的处理。译者在翻译童话作品中的隐喻时应该结合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做到以下三项策略:策略一:语言表达的处理1.1加强词汇的运用①口语词汇语言表达的口语化在翻译童话故事时非常关键。一个英语单词对应多个中文词汇,但是,儿童读者的词汇量少,生活经验不丰富。因此,童话故事在隐喻翻译时的选词要符合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年龄特征,要选择儿童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简单易懂、亲切明了的口语化语言,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易于儿童接受,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感悟能力。例如,在译文《青蛙王子》[7]中,当青蛙拍打公主的门要求进屋时,魏以新用了较正式的词语如“胆战心惊”和“轻视”喻指当时小公主对待青蛙的惊慌和鄙视的态度,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儿童小读者都能正确理解这两个词。不如用“害怕”替换“胆战心惊”;用“看不起”替换“轻视”。②叠音词叠音词本身就具有音乐性,给人以声音的美感,此外,还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儿童语体中,叠音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童话故事译文中叠音词的适当使用,可使译文更易于被儿童读者所接受。赵元任在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时大量运用了“偷偷、昏昏、瞧瞧、望望、乖乖”等叠词,让译文童趣盎然的同时,也巧妙地处理了文中的隐喻表达。如:原文:…andAlicecouldonlyhearwhispersnowandthen…译文:……阿丽思只听见有时候他们打喳喳;一会儿听见说……[8]29这里赵元任把兔老爷和仆人之间的“whisper”翻译为“喳喳”,中文里“喳喳”即喻指人们之间小声说话。③感叹词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通过感叹词的应用,可以传达出人们语气和情感中的喻指意义。原文:…forIknowallsortsofthings,andshe,oh!Sheknowssuchaverylittle…译文:……因为我懂得许许多多的事情,她是嗳呀,啧啧啧,她是什么都不知道![8]10这是阿丽思掉进兔子洞,亲眼见到很多怪事后,怀疑自己不是自己,而是别的小朋友时说的一番话。译本使用感叹词“oh”和感叹语气来表现她喻指她的伙伴—梅贝尔没有她“知识丰富”时,流露出的骄傲之情。1.2简化句子结构儿童正处于学习语言和外来新事物的发展阶段,他们受自己认知能力水平的限制,在理解过程中会产生“理解的混沌状态”[9],即儿童在理解一个句子时,会把句中所有的困难单词都忽略掉,只把熟悉的单词联系成为一个一般的格式,用这个一般的格式来理解他原来不理解的那些单字,这种理解当然会产生许多错误。再者,阅读时儿童记忆持续时间不如成人长,翻译隐喻时,最好是拆长句为短句,短句用得得当,不仅译文生动,也方便儿童理解。原文:…findingitverynice(ithad,infact,asortofmixedflavorofcherry-tart,custard,pine-apple,roastturkey,toffy,andhotbutteredtoast)…译文一:……那味儿倒很好吃(有点象樱桃饼,又有点象鸡蛋糕,有点象菠萝蜜,又有点象烤火鸡,有点象冰淇林,又有点象芝麻酱)……[8]6译文二:……味道很好,它混合着樱桃馅饼、奶油蛋糕、菠萝、烤火鸡、牛奶糖盒热奶油面包的味道……。[10]7李汉昭译文直接把划线部分处理为“混合着……的味道”。若儿童因为理解的混沌而忽略了“混合”或只记忆了句子一部分内容,或许会理解为瓶子里装了樱桃饼等这许多美味的食物而不是那液体尝起来有这些美食的味道。赵元任译文把这长句译为“有点象”“又有点象”六个明喻小句子,儿童在读的时候甚至可以想象,阿丽思喝的东西是多么的美味,所以她很快就喝完了。策略二:文化意象的处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在表达同一意象时,会选用不同的喻体。比如dragon(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圣物,精神的象征,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国家,它却象征着危害人们的恶魔。再如原文喻体和译文喻体大相径庭的翻译,如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astim-idasarabbit(胆小如鼠)等。因此,翻译时做到把原文中的陌生概念翻译为译入语读者熟悉的概念,更便于读者理解。原文:…herheartheavedinherbreast;shehatedthegirlsomuch.Andenvyandpridegrewhigherandhigherinherheartlikeaweed,sothatshehadnopeacedayornight.(《白雪公主》)译文:……她痛恨她,忌妒和骄傲像一把野草在她心里越长越高,使她日夜不得安宁。[7]158这里,译者可对“妒火中烧”做更细致的剖析。东方文化中,人们习惯用“火”来形容嫉妒之情。原文中用“weed”(野草),是因为西方文化认为野草是让人无法容忍和寝食难安的东西。所以,不如把“野草”译为“火”,即嫉妒和骄傲像一把烈火,在她心中熊熊燃烧,使她日夜不得安宁。策略三:插图注释就儿童文学该如何翻译,有很多种翻译方法,其中归化和异化一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两种方法各有优势。这里仅以儿童文学异化翻译为出发点。采用异化翻译儿童文学的出发点是儿童希望读到的译作是原汁原味的,或者是能最大限度保留和体现异国特色的。尤其是在翻译童话故事中的隐喻时,译者要达到文意并茂,一箭双雕的效果,展现异域特色的同时,结合插图或注释来帮助儿童读者理解。鲁迅说过“插图不但有趣,且亦有益”的原则。比如在格林童话中,FaithfulJohn里出现的喻指聪明的“raven”(渡鸦)。渡鸦是鸦科鸟类中体形较大的一种,也是鸣禽中最大的鸟,嘴形粗大,和其它乌鸦区分明显。而渡鸦一直是聪明的代名词,故事中的渡鸦即是如此,给忠实的约翰以预言和启示,能让约翰在各种关键时刻救下国王和王后。所以,译者最好在译文中附上渡鸦的图片,以让儿童读者认识到乌鸦和渡鸦的区别。注释可以用来解释外来的文化表达,不会让儿童读者不知所云。如哈利波特中的“麻瓜”,即喻指世上不会魔法、不相信有魔法的死硬派。译者在第一次出现“麻瓜”这个词时,给予上述注释,来帮助儿童读者理解。
在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动物小说总是告诉孩子:忠诚的狗、温顺的羊、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动物的形象因人类的实际利益被角色化,甚至妖魔化,对尚处于懵懂之中的孩童来说,会造成在人生之初就对大自然中众生万物产生三六九等划分的错误世界观。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博士首先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生态思想。“敬畏”就是对神秘而广大的世界心怀谦卑和尊重;“生命”则指世间一切的生灵,无论其进化程度,习性差别,因此,这一生态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善待一切生物。以“敬畏生命”的思想来对待身边一草一木的人,“就会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1]321。当儿童文学作家具有“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小说中的自然世界就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他们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此,野生动物不再只是负面的符号,它们恢复了自在和多彩的生命。沈石溪的《红豺》(又名《豺狼情仇》)还原了豺和狼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在作者的笔下,豺狼不再是让人类一提起就恨得牙痒的野兽,红豺“就像天边的火烧云,因而芳名就叫火烧云”[2]314,而黄毛小狼“身上的绒毛金黄发亮,就像一朵蒲公英”[2]314,它们有大自然天赐的美丽。作者的描写不仅如实甚至带有赞美,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由衷的敬佩和热爱。文中豺、狼、熊、乌雕、花狗等动物都是平等的生命,为了生存奔走,为了亲人拼命,它们的生命价值不低于人!而火烧云的母爱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它的舐犊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动物生命的灵性与高贵。如果人类仍然一意孤行,不敬畏大自然及万物的自身价值,仅视自己为世界的主人,人类的形象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显得更为可疑和霸道。“大自然创造出动物和植物的目的,很可能首先是为了这些动植物本身的幸福,而不可能是为了一个存在物的幸福而创造出所有其他动植物”。[3]332。儿童文学不应角色化、矮化动物,更不应该把动物仅看作一种工具,因其食用、药用价值和满足人类其他贪欲,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就可以被无情地肆意践踏。是告诉儿童世界为我所用,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他者幸福和存在,还是告诉他们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大自然让彼此保持平衡保持尊重,答案是明显的。这对地球和未来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湘女的《懒猴悠悠》通过一只猴子的视角表现了人类的残忍和自大,同时显现了猴子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悠悠觉得人类也太没道理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需要就随便杀害别的动物呢!当然,悠悠知道,人类一般是不会去想别的动物的恐惧和痛苦的。”[4]272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变目前大自然中动植物所遭受的苦难,人类也有感受动植物痛苦和诉求的知觉,通过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传达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生态思想,无论是生态保护的实际还是对儿童思想和心灵的影响、生态人格的塑造,都会产生有利作用。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在成人世界或许并不容易实现,但对于儿童来说却是本能。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依靠,甚至不需要语言,儿童和动物通过心灵和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心思。为了对方甚至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冷凝《射雕少年》、沈石溪《猎狐》中的少年因为自己对“敌人”的不忍心,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猎人”而懊恼。但恰恰是他们对动物们的爱与关怀使他们比冷血的猎手更勇敢,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儿童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关系令人感动落泪,心生暖意。如果每个人都能如书中的少年般心灵纯净,为了动物朋友的生存尽一份努力,我们的生命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就会不再遥远。
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成为生态文学中的排头兵和急先锋,对当代文学的“自然维度”建构作出了积极回应。文学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儿童与自然的亲近本性,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和歌颂产生热情。在儿童文学中,大自然的性格是被崇拜和赞美的,其粗犷、博大、刚劲的雄性的力量,让人类像对待父亲般景仰尊敬大自然;而她的质朴、包容、柔美,又像母亲般值得人类亲近保护。在生态文学家看来,感受自然之美就是人世间最幸福的状态,“陈阵终于看清了这片边境草原美丽的处女地,这可能是中国最后一片处女草原了,美得让他几乎窒息。眼前是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盆地的东方是重重叠叠,一层一波的山浪,一直向大兴安岭的余脉涌去。绿山青山、褐山锗山、蓝山紫山,推着青绿褐锗蓝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远山泛去,与粉红色的天际云海相汇”。“杨克深深地吸了一口草香说道:我也有同感,这真是个世外草原,天鹅草原。在天鹅飞翔的蓝天下牧羊,多浪漫啊,连伊甸园里可能都没有白天鹅”。[5]345在姜戎的《小狼小狼》里,各种生灵自得其乐,没有无奈和忧伤,草原的样子就是天堂的倒影。无论是姜戎笔下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还是沈石溪笔下西双版纳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抑或是金曾豪描写的水乡江南,都有大自然独到的、人力难为的美丽。自然生态的存在现状与生态作家的美好愿望却总是背道而驰。现实充斥着自然被征服、掠夺,丧失尊严和生命的悲剧,这些作品对于性格和心智接近自然原始的儿童不能不说是理种震撼和伤感,但这对于他们的健康生态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却能够产生一生的影响。在黑鹤《最后的藏羚群》中,可里尽管不知道等待它的是什么,但已经从妈妈和同伴们那种不顾一切的舍命奔逃中感受到,那是比饥饿的狼群更可怕的东西。欲望的膨胀导致人类对自然疯狂地掠夺,藏羚羊的未来也许就是最后一群、最后一只直到灭绝。陆梅的《一只猫的独白》,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声讨控诉人类无限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紊乱,人类越来越多地占有地球公民共有的资源,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就受到越来越严重地剥夺。作者们向人类明日的希望———少年儿童揭示一个可怕的后果,如果人类仍然沿着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一意孤行,不加节制地继续征服和统治自然,等待他们的绝不是康庄大道,而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童年”既意味着一段个人生活的时期,又指内涵宽泛得多的人类童年期,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间未被割裂的神圣的混沌状态[6]306。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崇高的力量,那就是全部历史和宇宙向整个生命敞开,自然的美丽与智慧闪耀出迷人的光芒,使人获得天人合一的感受。在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人和动植物可以角色互换,古老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人类要想在这个星球上天长地久地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7]266这种朴素的启示对至今仍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重回地球的和谐,寻找回家的道路,选择诗意的栖息,只有回归荒野,融入自然才能实现。当大地变得千疮百孔,人的精神世界也随之恶化。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困境,扭转人类现存的生态偏见,惟有在精神上亲近自然,崇尚大地伦理哲学,重回天人合一的和谐。在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家笔下,时时歌颂大自然这种原生之美,表现了人类对美好家园回归的渴望。“老金擦干身子穿上衣,取出小号走上大坝。他触景生情,先吹了一段济慈的《宁静的湖》,再吹《晚霞》,吹《太阳落山》……夕阳在悠扬的号声中沉下山坳。霞光收缩着,把地盘让给我深蓝。在橘黄与蓝色交接之处,过渡着一抹淡淡地翠绿。他从没见过如此艳丽的天空!湖水映着天光,渐渐黯淡下去。晚风吹拂,林涛四起。万顷绿涛之上,纤尘不染的夜空点燃了无数明星……”[8]251在牧铃的《丛林守护者》中,自然是如此优美又富有灵性,如诗如画,老金和阿蓬“心都醉了”,丛林才是他们精神上、尘世间真正的家园。相比之下,生活在钢筋丛林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显得格外自私、胆小和庸俗。在他们眼中,只有金钱、地位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之物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老金和阿蓬来自遥远的牧场,甚至被孙子叫成“脏爷爷”、“老脏狗”;人和狗进了城市,每天都要接受无端的盘查、恐吓,他们必须活得小心翼翼,“城里人能忍受那些把人震得心窝子突突乱跳的音乐,却不能忍受一条狗的几声发泄”。[8]251《丛林守护者》通过一人一狗的经历谱写了一曲对自然简单生活的赞歌。在《小狼小狼》的尾声,陈阵重回草原,为自己的无知深深自责。他们在年轻时掏狼窝、无节制打狼的行为给狼族、草原带来了深深的灾难。他意识到,只有尊重腾格里,遵从自然的规律,像动物植物一样融入自然,按照自然的意志生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才能体会到真正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作家杨啸写的有全国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注意把笔触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内层,从战争年代寻找历史的内涵,从现实生活探求人生的真谛,从儿童情趣展望民族的未来。杨啸是河北省肃宁县人,他儿童文学创作的素材大都从河北故乡生活中摄取,包含了他的亲身经历。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以写北方农村生活显示出自己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特色。杨啸的短篇集《小山子的故事》、《荷花满淀》,都是以冀中平原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小山子的故事》,大故事里套小故事,一共十四篇,写一个机灵活泼、一心为公的农村孩子小山子和生产队里各种各样不爱护集体财物、不遵守国家法纪的人与事的矛盾冲突。《荷花满淀》包括十三个短篇,描写农村孩子勤劳朴实的好思想、好品质,作品都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和他们对新社会的真挚的爱,又显示出农村中新思想的成长、旧事物的衰落。一件件平凡小事都写得有声有色,有起有伏,丰富多彩而具体动人。在内蒙古和全国儿童文学界引起了重视,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其他的,如短篇小说《串亲》、《二表哥的喜事》等,描写了解放后新农村中的新儿童,也具有较典型的特色。1957年以第一志愿支边到内蒙古工作后,他又深入到草原、沙漠,去熟悉牧区儿童的生活。他站到了当时人数很少的儿童文学行列中,努力地迈开急速的步伐。他的《鹰的传奇》三部曲《(觉醒的草原》、《深情的山峦》、《愤怒的旋风》),共六十万字。作品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内蒙古草原上小奴隶莫日根等在苦难斗争中的不平凡经历,真实地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代蒙古族干部的成长。小说所描绘的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的敌我斗争,所塑造的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都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颤动和时代的变迁。所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称:“杨啸的《鹰的传奇》三部曲开启了儿童‘长篇系列小说’的先河;并以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传奇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受到读者欢迎。”杨啸其他的反映治沙造林的中篇小说《绿风》和反映山区、草原儿童美好心灵的短篇小说《青翠的松苗》、《小兽医其其格》、《小松树》等,也是反映沙漠、牧区生活的较典型的作品。事实上,“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内蒙古三代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写农村、牧区、猎乡的各民族儿童。这些作品,由于适应农村、牧区儿童的审美趣味而受到全国绝大多数小读者的欢迎……对于城市的小读者,他们从中呼吸到乡间山寨的清新空气,感受到农夫牧民的淳朴品质,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也会获得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正如张锦贻所说:“自然,写农村、牧区、猎乡,并不只是指作品的题材内容,作品的结构形式与语言表达必然是与之相一致的。所以,内蒙古儿童文学的这一优势,从创作角度表现为区别于其他省、自治区的鲜明的独特性;但从读者对象的接受角度,则又表现为普遍性。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正好证明由于这一优势而产生的艺术生命力是强大的。”而杨啸的作品是具有代表性的。
杨啸力求通过作品传递生活的气息,表现生活的韵味。他注重提炼引人入胜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情节塑造少年儿童的形象,歌颂农村变革中新人新事新风尚,反映时代风貌和50、60年代人们正直无私、一心为公的淳朴的精神状态,重视通过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儿童系列短篇小说集《小山子的故事》是杨啸的成名作,作家在这组故事中塑造了小山子这个人物形象,这在6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儿童中富有典型的意义。作家通过富有儿童情趣的情节,把小山子热爱劳动、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热爱集体的形象刻画出来:为了堵住那些让他捎东西的人的嘴,他背着两个大西瓜走在驴车的后面《(小驴车》);为了让老顺奶奶的猪不再糟蹋社里的庄稼,他给猪喝了酒《(老顺奶奶的猪》);看见三槐叔打过一次马,就连做梦也梦见他对牲口不好《(月光下》)……这些小说寓理于趣,通过带有讽刺幽默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情节,很好地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和他们对新社会的挚爱。小山子的形象深受读者欢迎。他本人也因此被同行们戏称为“小山子”。再如在《鹰的传奇》中,作者根据儿童的审美心理,通过生动细腻的情节描写,塑造了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英雄莫日根的形象:从远处山坡上冲下来,抓一条青花蛇;治住了正在揪打桑杰扎布的王爷和管家的小崽子;用会玩把戏的小黑狗阿日巴拉跟王爷崽子巴雅尔换了一支崭新的盒子枪和20发子弹;青年莫日根在夜幕沉沉的草原上使数千匹马铺天盖地的向趴伏在草丛中的王府伏兵冲过去,从而救出了被绑在大榆树上的那顺爷爷;莫日根和骑兵支队用火烧蘑菇滩,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两千多匹军马。对于《红雨》这部作品,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红雨》这部作品,虽然产生在那样的年代,但作者并没有按照当时的模式去写什么‘走资派’和向‘走资派’夺权,也没有按照‘三突出’的框子把小主人公写成比所有人高明的、完美无缺的‘神童’,而是写了一个带有几分稚气的农村少年在老一辈培养教育下的成长。他的对立面是一个搞迷信活动谋财害命的巫医。这样的题材,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作品通过生动感人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情节塑造了少年赤脚医生红雨的形象。比如,为掌握真本领,他刻苦学习,在自己身上苦练针灸,长途跋涉向老中医求教,还攀上人迹罕至的峭壁去采药,为滞针“急得够戗”等。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情节,把红雨勇于挑战自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战胜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思想品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人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焦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在8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了。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珍品”,呈现给儿童,为儿童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所以,以儿童文学为小学生高年级的阅读材料,也为教师走入儿童内心世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把特殊的钥匙。
有人说,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阅读儿童文学它能让人善良,增强人审美的意趣,能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培养和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文学的阅读,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儿童语言教育和自身发展。
从葵涌街道第二小学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来看,在语言教育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特色,特别是课题“”实施以来,也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且具备了一支擅长文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两年的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课题的实施,也将对我校校本文化建设,以及结合新课程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将起到一个引导、落实、推进、深化的作用。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按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这儿的儿童文学主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而言,题材以儿童故事、小说、散文、戏剧等为主。
儿童文学阅读策略: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切入口,来研究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阅读教育行为、计划和方法。
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儿童文学阅读的目标、内容、措施及其有效的教学方法。
2、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阅读的兴趣,提高倾听、理解、观察、表达、表现、思维、想象、自信等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分析力,促进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国外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是随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而兴起的,它被当作学习策略的一个内容来研究。如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达菲(G.G.Duffy)等人对小学生进行的排除阅读理解障碍策略的训练(1982—-1987),由科克(k)主持的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有关阅读材料组织策略的训练等。“阅读策略辅导”在语言教学领域里已相当普及。虽然我们能看到的这些研究报告主要是从心理学实验的角度做的,研究也仅限于阅读策略的某一方面,但这些研究报告对于我们如何严格地组织阅读策略辅导实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儿童文化领域,致力于寻求和探讨儿童文学与童年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而这种探求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研究话题的重要丰富与拓展。例如,《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除了探究儿童文学及其阅读活动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探讨了诸如玩具、电视和电影是如何影响体验和理解文学的方式等话题,其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本人也是对于儿童文化始终保持学术敏感的一位研究者。《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则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等的研究置于错综复杂的儿童与成人的“文化-权力”关系中加以探讨,同时也显示了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和意识。
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现任总统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阅读。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由于移民渐增,英国正快速变为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语文能力下降已经成了一大隐忧。因此,英国教育部下决心要在几年内让80%的11岁学童达到应有水准。他们把1998年9月起到1999年,定为全国阅读年,全国各学校每天也增加1小时的读写课程。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1995年一群国会议员开始推动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1997年日本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都必须指派学校图书馆员。2001年底,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西方国家的主流课程体系和我国不同,他们趋向于设置专门的文学教学课程。英国和美国都探讨并制订了语言艺术课程标准。西方教育界认为,文学是人类想象的文字表达,是一种文化自我传播的基本方法;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体验和理解;文学教学对学生有重要的意义;英美诸国都有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
国内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因而国内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热门,如研究记忆策略、解题策略等已经出了不少成果;但对阅读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上海市宝山区教科室周龙兴所作“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是研究阅读策略起步较早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另外还有一些中小学教师,研究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也涉及到了阅读策略。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出版的《学会阅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北京第2版)一书,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总结出的一套阅读方法,也可以看作广义的阅读策略。
考察各国和地区,除了政府发动,民间推动外,家庭、学校互动外,各国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在小学母语课程体系中纳入儿童阅读指导的内容,而且从初步的考察可以得知,各国和地区的儿童阅读是以儿童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并且在小学——母语教育的初始阶段,儿童文学更是和小学阶段的母语课程密不可分。不仅各国和地区的小学母语课程教材中大量收进儿童文学作品,而且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直接主持或者参与教材编写,中国台湾的林海音就有10多年参加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经历。还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家直接深入小学校和学生开展读书交流,直接和孩子就童书展开讨论。英国的钱伯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就是突出的例子。同时,国外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受过比较充分的儿童文学教育,有比较好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和素养。
从大陆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改革小学阅读教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界和小学语文教育界长期缺少沟通和对话,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视野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缺失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怎样引进儿童文学的视角,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这些已经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2006年5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正式成立了全国首家“学校儿童文学阅读示范阅览室”。以切实推进“中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为首要目标,倡导儿童文学的教育推广,以公益性、专业性、实验性为特色,在传播儿童文学阅读理念的同时,力图解决中小学校课外文学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什么地点读”等基本问题,尝试建立一种常态而规范的,可运作、易推广的基础学校文学阅读活动模式,促进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在校园的普遍开展。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校都将读书活动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在大力呼吁读书的同时,许多老师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孩子们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从儿童的心理与能力出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与阅读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应力及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研教师要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自觉地进行科研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能写出可供的专题课改论文。
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总结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理念和基本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重点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策略的探讨,希望研究出的策略能有效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能让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从小吸收规范的、高质量的语言,为其后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1、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如何确定小学高年级儿童文学阅读的目标、内容、措施,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
3、如何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分析力,促进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对开展的阅读交流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征文活动、故事会、知识竞赛等)的组织形式、推进策略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儿童文学阅读的中外研究资料及他人成功的阅读课、读书会的案例,借鉴其成功之处,同时进行不断扬弃,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研读童书,引领学生阅读童书,以阅读课为阵地,课内外想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个案研究法。通过建立《儿童阅读成长档案》,教师应观察并记录个体阅读情状及个体心理变化,施以个别辅导。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童书阅读的具体方法与经验。
(3)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现行儿童文学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在第一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有关问题展开验证性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吸纳前期研究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
(二)制度保障。课题组有较健全的科研制度,将参与活动情况和科研成果纳入课题组成员的年度考核。
(三)师资保障。课题研究队伍年富力强,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具有文学的特点,也具有儿童本身的特点。儿童文学翻译不仅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还要具有趣味性,以此吸引儿童读者阅读。在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儿童读者的特定需求,灵活变通,以减少儿童读者的阅读障碍。变译理论尊重儿童读者的特殊需求,能够为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变通方法。因此,将变译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结合,有利于提高儿童文学的翻译质量,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实现儿童文学作品“走出去”与“引进来”。
《青铜葵花》是由当代作家曹文轩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18万字,讲述了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的感人故事。作者用简朴生动的文字和散文化的描写,让读者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人性和生命的美。文章充满童趣,故事旋律唯美,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受儿童读者喜爱,美学研究价值较高。《青铜葵花》英译本BronzeandSunflower是由英国汉学家王海岚(HelenWang)所译。她汉语功底扎实,语言精炼。《青铜葵花》现已实现19国版权输出,其英译本2017年获得“麦石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奖”,好评连连,成功地“走出去”。“儿童情趣的创造是儿童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徐德荣,2004),因此儿童文学翻译需保留原文本的“童趣”和风格。而译者汪海岚在翻译时灵活变通,保留了原文风格和情趣,使译文符合外国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
黄忠廉教授(2002)最早提出变译理论。他根据译者在翻译时对原作内容与形式保留程度的不同,将翻译进行划分:力求保全的属于“全译”,既有取舍又有改造的属于“变译”。译者在翻译时受文本类型限制,有时无法兼顾原文形式和内容的传达,而“变译”则是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变译理论的本质是译者根据读者不同的需求,灵活运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变通手段来提取原文中心内容,使译文更通顺,提高译文可读性。他认为其“关键在于审时度势,灵活掌握”。变译理论体现了翻译的价值,“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变通,才能入得原文,化为己有”(黄忠廉,1999)。变译理论是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代表之一,体现了翻译的一般规律,能够运用于真实的翻译活动,能够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思路(车明明,2020)。
下面将从变译理论中的“增、减、编、缩、改”五方面对《青铜葵花》英译本进行实例分析,探析变译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一)增增,即对原文的内容的增补。增译分为释、评、写,即对原文内容进行解释补充,对原文内容进行批评议论,或在译文中添加与所译内容相关的内容。(1)牛蹄叩击青砖的声音,清脆悦耳。译文:Thebuffalo’shoofsclatteredonthegreybricks,crisplytappingoutthegoodnews.原文描述的看似是牛走路的声音,实则是主人公内心喜悦的声音。原文“清脆悦耳”暗含了主人公的喜悦心情。汉语是含蓄、隐性的,而英文则是显性的,译文中增译了“thegoodnews”,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外显出来,能够帮助小读者抓住原文中的情感,并减少阅读障碍。(二)减减,即删减去原文部分不重要的内容,以小见大,目的在于让有用信息的价值充分展示。(2)大河,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流水不知从哪里流过来,也不知道流到哪里去。译文:abigriverwithnobeginningorendinsight,neverending.译者删减了原文的“不知……,也不知……”,直接用“nobeginningorendinsight”和“neverending”来描述这条不见头尾的大河,避免重复,使译文语言更加精炼。(三)编编,即编辑。译者重新编辑原文内容,调整原文语序,其目的在于使译文更条理有序、主旨更鲜明,结构更紧凑。译文通过编译,更便于译语读者阅读。(3)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葵花穿过潮湿的空气,不一会儿,从头到脚都潮湿了。译文:Everythingwaswet:thegrass,theflowers…SoonSunflowerwasdrenchedtoo.“潮湿”一词重复。中文喜欢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语气和情感,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使用反复的手法能够表现出童趣。然而,英文往往避免重复,且这种重复性的语言通常出现在婴幼儿绘本读物中。此外,原文为排比句,而英文注重句法结构的紧密性。译者巧妙运用编译,将原文分散的内容整合,调整了语序,省去了原文排比句式,删减冗长内容,采用英文中两个不同程度的“潮湿”来翻译。(四)缩缩,即压缩,对原文内容的压缩。译者用凝练的语言对原作进行压缩,让译文语言更加简洁,表达更加精炼。(4)几只蜜蜂,围绕着他的脑袋在飞翔,嗡嗡地鸣叫,使他有点发晕。译文:Beesbuzzedaroundhisheadandmadehimfeeldizzy.原文用“嗡嗡”形容蜜蜂的声音,形象生动,使小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书中的情境。译者对蜜蜂飞翔和嗡嗡鸣叫进行压缩融合,采用了英文拟声词“buzzed”,便于小读者理解,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五)改改,即改变。译者根据特定要求,改变原作内容或形式,让译文更符合译语读者阅读习惯。(5)青铜将跟着葵花,将她所认识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译文:Bronzewashungrytolearnandgob-bledupeverycharacterSunflowerknew.这里译者将“吃进心里”改译成“washungryto”,改变了原作内容,将青铜想要学写字的急切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直接翻译,则会让人不知所云。译者巧妙地变通,使用简单又充满童趣的语言,让小读者更容易理解。
儿童文学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童趣和风格,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能力,没有固定或通用的翻译方法。《青铜葵花》畅销海外,好评连连,译者在《青铜葵花》英译本中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特殊需求,注重译文的实际效果,灵活采用变译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风格,不仅减少了外国儿童读者的阅读障碍,还成功地让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走出去”。变译理论虽然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但却是从古今中外的实践中得出的。在儿童文学翻译中以变译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原作进行一定的保留和变通,能够提高译文质量,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
黄忠廉2002《变译理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国外外语教学》第1期。
1.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熟悉儿童文学应是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必备的语文素养。当然,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还必须了解儿童心理学,因为儿童是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具有独特心理特征的一个年龄段群体。一个教师要想利用儿童文学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儿童对什么种类的文学作品感兴趣,什么样的儿童文学适合什么样的儿童。关于儿童心理,许多学者都曾作过研究并得出共同的结论:(1)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2)儿童的思考方式与成人完全不同;(3)儿童做事方式与成人差别很大;(4)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与成人不同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问哪门课都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当然语文教学以及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也不例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受儿童欢迎的儿童文学,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十分了解儿童心理,从而塑造出了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喜羊羊、美少女、唐老鸭、米老鼠等形象。
2.感受语文教育的方式。教有定法又教无定法。关键是如何把握时机,因势利导,适时地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某个特定情形下的教学方法,即就是我们教育学中所说的因材施教。不问是古老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的先进方法,只要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相对来说就是好方法。在医学界没有一味药包治百病,同样在教育界也没有适用任何学生或任何情况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人们的印象是强调知识的单纯传授,突出教师的教学地位。而现代的教学方法给人们的印象则是寓教于乐,教师让位于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游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再现、实地感受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形成语文素养。
3.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教师自身形象会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构成主要是由其外貌(相貌、体型、服饰)和内在(师德、性格、学识)等方面组成。学生喜爱的女教师外貌应该是貌美如花;学生喜爱的男教师外貌应该是帅气潇洒。学生喜爱的教师的内在主要是幽默感、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热情和爱心等。除此而外教师还应该知识面广,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古今中外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网络游戏、伊拉克与利比亚战争等。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形象性、直观性,童话、科幻等无疑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当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时候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时,在学生心中就会形成形象魅力。
1.增强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儿童文学的熏陶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密不可分,现实是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文学却不感兴趣。就其原因是网络游戏的诱惑、社会选拔制度的不科学、家庭与学校的升学压力。如何增强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在目前形势下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当然也是让儿童回归其正常发展轨道的重要大事。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采取各种措施,否则效果会微乎其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可以建立一些适合儿童的绿色网吧,如在中小学校园内设立一些免费或微利的绿色网吧。(2)加强网络儿童文学项目开发,如因势利导地开发一些将儿童文学与网络游戏结合起来的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文学,在学习儿童文学中玩游戏一举两得,既增强了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又兼顾了儿童对游戏情有独钟的天性。(3)加强儿童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占比,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有较多时间来感悟儿童文学。(4)在考试中增大儿童文学的分值,利用考试的特殊作用来达到关注儿童文学的目的,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儿童的兴趣。
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受文明中心辐射和影响的“边缘文化”地带,也是世界各主要文化的交汇地带。其儿童文学虽然受外来影响较多,但并不缺乏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巴兰卡(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着菲律宾写作的最高水平,成为学者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年来其影响远远超出国界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菲律宾社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12年6月14日将在美国举行的第39届国际儿童文学年会,把会议主题定为菲律宾儿童文学与发展。拥有“人类学博物馆”著称的菲律宾因文化的多样性让其儿童文学的研究成为东南亚现代儿童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块。
菲律宾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受到了东西方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美国文化等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菲律宾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与本土文化撞击和融合,形成了色彩绚丽的菲律宾文化。(史阳,2011)可以说,菲律宾儿童文学的发展是外来文化传入和本土文化演化的结晶。菲律宾儿童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术流派出现,时间并不长。
早期的儿童文学,散见于当地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如神话、寓言、传说、童谣、歌曲、史诗中。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本土文化被根本否定,凡是威胁到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书籍和著作都要烧毁,“caton”或“cartilla”①成为菲律宾当地儿童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儿童书籍。Cartilla是一本教授孩子识读拉丁字母的书,上面印有一些宣传基督教义的诗歌和用于“五月花节”②时献给圣母玛丽亚的唱赞歌。
20世纪上半叶,美西战争后,美国吞并了菲律宾,为从根本上消除菲律宾人的反抗行动和敌视情绪,美国殖民地政府在菲律宾采取一些带公益色彩的措施,通过输出美国文化,来消除菲律宾人的不满,稳固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秩序。1901年,美国政府先是动员一批即将退役的驻菲律宾美国军人留在菲律宾,在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帮助修建道路和桥梁,建立医院等公共卫生系统。同时在美国国内招募以教师为主的志愿者赴菲律宾,以美国的教育模式为榜样建立菲律宾的教育体系。只要是在菲律宾任教的美国人,一律被当地人称为“托马塞茨”(Thomasites)③,意指乘坐“托马斯号”客轮到达菲律宾的美国教师。正是由于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师的努力,菲律宾才有了通行全境的、统一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正是Thomasites开启了菲律宾书面儿童文学的先河。Thomasites给菲律宾带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文学书籍,如《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利佛游记》,《鹅妈妈童谣》④和一批儿童书籍,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LouisaMayAlcott)《小妇女》、安娜.休厄尔(AnnaSewell)的《黑骏马》、刘易斯.卡洛尔(LewisCarrol)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在这些外来书籍的启发下,菲律宾本土作家也开始用英文编著本国的儿童书籍。由于菲律宾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有些起初并非专为儿童创作,但因当时儿童读物稀缺,也被重新编写来适应儿童的需要。这些专为孩子而重新编写出版的故事,重要的要属塞维里诺.雷耶斯(SeverinoReyes)⑤于1925年5月25日以笔名罗拉.白斯洋“LolaBasyang”在“Liwayway”杂志出版的“白斯洋祖母的故事”(TheStoriesofGrandmotherBasyang)。该系列故事汇集了菲律宾经典寓言、童线个。在促进人们关注菲律宾儿童读者地位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胡安.西.雷尔(Juanc.Laya)和卡米罗.奥西尔斯(CamiloOsias)。雷尔和奥西尔斯是菲律宾20世纪上半期杰出的教育家。他们通过发展和使用儿童书籍,促进儿童教育,被称为菲律宾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奠基人。1932年,奥西尔斯所撰写的六册“菲律宾读者”(ThePhilippineReaders),是菲律宾人撰写的第一本儿童教材。由于里面部分内容涉及菲律宾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有关菲律宾动物的故事而被看作菲律宾当地儿童文学的先驱。美国殖民统治后期,菲律宾当地作家开始重视用菲律宾语(他加禄语)创作儿童文学。他们把国内英文的民间文学重新用菲律宾语撰写,如1957年的ManuelandLydArguilla(菲律宾故事和寓言),和1958年的I.V.Mallari(来自山区的故事)等。
独立后,菲律宾政府为了重塑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政府设立了各种儿童文学奖项。如:巴兰卡文学奖(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皮拉尔.佩雷斯青年文学奖(thePilarPerezMedallionforYoungAdultLiterature)、萨兰格作家奖(SalangaWriter’sPrize)、艾卡拉插图奖(AlcalaIllustrator’sPrize)、克瑞斯.阿拉巴多儿童文学杰作贡献奖(TheCeresAlabadoAwardforOutstandingContributioninChildren’sLiter-ature)、金书奖(theGintongAklatAward)、菲律宾儿童文学协会奖(TheGawadKomisyonParasaKuwentongPambata)、杰出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出版物奖(Outstand-ingProductionInChildre’sBooksandYoungAdultLit-erature)等。尤其是巴兰卡文学奖(儿童类)和青少年读物组织(PBBY⑥)在促进菲律宾儿童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1、巴兰卡文学奖卡洛斯.巴兰卡纪念(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奖,创立于1950年,是菲律宾文学领域最高、设立时间最早的专门性文学奖项。为了纪念菲律宾知名企业家唐.卡洛斯.巴兰卡(DonCarlosPalanca,Sr.)对菲律宾文化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而以其名字命名。1951年颁发首次奖项。为了推动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巴兰卡文学奖于1989年对英文和菲律宾语撰写的短篇儿童故事专门设立了儿童短篇故事奖,2009年新增儿童诗歌奖。2009年,卡洛斯.巴兰卡基金共拥有527篇短篇故事、366首诗歌、208篇散文、344部独幕剧、182部大型剧、60部电视剧、54部电影剧本、36部小说、34个科幻故事、148个儿童故事、77篇学生习作和165首儿童诗歌。各类文学奖项通过评审元素和参赛标准对菲律宾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艺术风貌等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2、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PBBY)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是一个永久性机构,由部分研究机构和代表各行各业的个人组成。研究机构有:国家图书馆(TNL)、菲律宾文化中心(CCP)、儿童交流中心(CCC)、儿童博物馆(MuseoPambata)。个人主要由教育家、研究人员、图书管理员、书评撰稿人、著作家、插图画家、说书人、出版商、书籍销售商和媒体组成。为了纪念国父何塞.黎刹尔(JoseRizal)的“猴子和乌龟”(TheMonkeyandtheTurtle)故事译文在伦敦出版,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每年7月的第三个星期二举行“全国儿童书籍日”,旨在推动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青少年读物组织每年通过主办短篇故事创作比赛及对这些故事的赞助出版等活动,活跃和丰富了本国的儿童文学发展。
儿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儿童教育中,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儿童文学的辅助,儿童文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加强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儿童文学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也将加强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促进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伟大的意义。顺利实施;其次,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都被纳入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据的比例不断增大,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慢慢的体现出来了;最后教师能够通过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使学生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塑造良好品德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2.1儿童文学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拥有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深刻地了解童话故事的真谛,小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性格都极具亲和力,从而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师和学生可以畅游于童话故事中。通过将儿童文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能够让学生通过儿童文学学习到很多成年人丢失的东西,还能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小学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的应用,强化自己的亲和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2.2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学生在感知、审美和发散思维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意境在小学语文教材选择中,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而且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细腻、强烈和真实的情感,特别是对想象力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比如,典型的通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欣赏、去感受这篇文章,去想象那个什么都不穿的皇帝时的囧态,去想象这个皇帝知道真相后的尴尬和愤怒,去想象为什么皇帝和那些大臣们都谎称自己看到了那“美丽的新装”。2.3儿童文学能够拓展儿童的知识面。由于儿童保护自己的能力较低,他们的行动范围相对有限,接触儿童的机会也较少。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孩子们还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知识。但最重要的是通过接受教育来扩展你的知识。儿童文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儿童文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儿童的视野和知识。
3.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分为儿童诗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多个类别,对于不同的体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这样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学习《小猫钓鱼》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对学生提问,如“小猫钓了几次鱼?为什么最后一条都没钓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中,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2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刊物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为了能够帮助儿童树认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一定要严谨地选择适合的儿童文学刊物编入小学教育中。如果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的话,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在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将儿童文学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在讲课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故事情节和人物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3.3从文体特征出发来进行教学。要清楚知晓好儿童文体的特色,他的结构组成部分和分类情况等等确。由于这一阶段的主要对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文体系统的构成与之间存在着差距。其主要包含儿歌、故事以及小说等。教师要掌握好不同文体之间的特点,明确其存在着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中形式、语言以及风格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准其侧重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训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充分将儿童文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儿童文学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1]陈晓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儿童文学的有效教学分析研究[J].好家长,2017,(40):124.
什么是儿童文学?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以及教育家都对其进行过界定,概括来讲儿童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的,能够启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文学作品。郝月梅(2003)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儿文学(6岁前)儿童文学(6~12岁)少年文学(12~16岁),而小学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处于7~12岁之间的儿童,正是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仅从教育对象的一致性来看,就决定了小学教育离不开儿童文学的存在。从国家的教育政策上看,从1920年教育部将小学生的国文改为国语后,儿童文学作品就开始被选为课文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据韦宏(2006年)的统计,共收录作品400篇,其中儿童诗歌68篇,童线篇,其总和占据课文选文80%以上的比例。此外,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素养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此外,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儿童文学的理解和鉴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成年人难以与小学阶段儿童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产生共鸣。如果用成人的思想、成人的行为习惯来要求小学生“懂事”,对儿童成长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而解决这一沟通难题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儿童文学。小学教师通过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思维,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对小学教师进行儿童文学课程培养,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教师的童真童趣,并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指导。
虽然我们已经明晰了儿童文学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是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呢?其答案是否定的。纵观我国教师培养系统———师范院校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共12年,其中小学教育占有一半的年限,其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教师培养系统中仅有4所院校开设了儿童文学相应的培训课程,而全国有一亿多小学生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供求偏差如此之大也就说明了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培养系统的一个缺失。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儿童文学是作为必修课来培训的,儿童文学是所有师范生的必修课。而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的这一缺失导致师范生对儿童文学的分析鉴赏能力不足,不仅不能准确理解和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需要更多阅读材料时甚至不能进行推荐和引导。小学阶段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以及对个性的追求远不如初高中学生强烈,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而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无疑是小学教育的失职。因此如何丰富师范生儿童文学相关知识,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提出了一个方向。此外,社会各界对儿童文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儿童文学来讲,很多家长不能理解其价值,只把教科书内容当作知识,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是闲书,不具备教育性,甚至认为孩子看儿童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从而斥责孩子,禁止孩子看这类书籍。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媒体等大力宣传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重视其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完善的人,思想上的层次和精神文化水平也同样重要。因此在当下,多数家长和学校都会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推荐一些可读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起到提升儿童思想文化水平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儿童的持续学习,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国外文化价值,近年来正被各个家庭和学校所应用,而本文选择对儿童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现象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减少文化差异对儿童理解的影响,间接提升国内儿童的思想精神文化水平。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分析。提到儿童文学作品,多数读者脑中可能都会出现“童真童趣”“语言简练”“生动有趣”等词语。事实上的确如此,但翻译人员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却不能仅仅使用将原文“通俗化”的方式。译者需要通读文学作品,掌握其含义并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世界观。而后再尽可能保留作者想要表达的语言,结合儿童的思想模式、认知模式进行翻译。这整个过程非常烦琐,且需要注意的要点极多。因此,当前市面上每一版正版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成品都是经过一系列翻译活动、检验活动和排版活动才能够成功上架[1]。可以说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所要耗费的精力和活动资源要明显大于作品。这便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既需要精炼、语句通俗易懂,更要符合儿童心境与心性,且具有适当的难度,如此才能在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应该被每个翻译人员所理解和认同,只有译者个人的思想能够与该概念吻合,翻译工作才能具有真正的考量价值。(二)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分析。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父母和教师属于必然接触的社会角色,而书籍、电视、多媒体则属于娱乐行为。当儿童表示对某类书籍具有兴趣时,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以及角色就必然会占据学生大量的认知空间。且儿童对于身边的事物都具有模仿冲动,例如多数学生都喜欢在家中扮演公主、保姆、妈妈等角色,而他们对于这些角色的认知则多数都来自于书籍和电视。笔者询问一些从教人员后得出结论,当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扮演一些角色时,他们多数情况下都会本能地以最近阅读过的书籍内容作为启发点,自动扮演近期内的认知角色。由此我们可知,一旦儿童文学作品译本中出现一些翻译出错的内容,就会令学生对这种错误信息产生长期的错误认知。可能部分人会认为简单的认知出错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在教育界已经得出了切实结论,即人们在儿童时代所接触的文化信息和环境信息,必然会影响其未来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型状态。因此,无论是本着凸显翻译作品实际价值的角度,还是充实儿童多国文化认知储备的思路来看,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内容,找寻相对客观的翻译思路,明显具有切实可行的研究价值。
(一)词语本义存在丢失现象。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数作者为了提升内容的趣味性,令儿童读者的吸引力能够持续被情节所吸引,他们都会在原文中加入大量的比喻类和隐喻类词汇。例如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就常常出现使用词语“lion”的情况,“lion”原义为狮子,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常常被当作比喻国王、权利、勇猛和威武的词语。而一旦翻译人员未重视对词语背景中所含的意义进行调查和研究,反而直接将“lion”翻译为狮子的话,就会令儿童无法明确该词语真正的含义,进而当他们在日后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再次接触到词语“lion”的话,这些儿童便会率先拥有一种固定思维,即“lion”仅能代表狮子,无法记住“lion”其他的引申含义,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明显具有障碍功能,故译者必须要谨慎对待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切勿因一时疏忽影响学生未来阶段的学习质量。(二)跨境文化并未得到有效传播。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有翻译人员认为当前儿童对本国文化理解不深入,故其也无须了解他国文化。于是在翻译一些具有明显的他国文化指向性的词汇或语句时Bwin必赢,就会直接使用本国替代性词语和短句进行更换,直接为儿童呈现出了一版完全“中国化”的儿童读物。但对于儿童来说,令其接触双语环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可提前锻炼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识别能力,充实学生认知空间等等。而这种过于中国化的儿童文学译本却无法起到培养儿童多文化素养的作用,如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思路则根本无须购买翻译作品[2]。
(一)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1现象解释。首先,当前市面上出现的以译本形式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都以儿童读物为前身。许多译本的前身多为外国的科幻小说、童话故事、社会文学等文学形式。基本上只要某类文学作品具有文学价值,都会被国内各个出版社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全新的儿童文学读物。但这类作品与童话不同,多数成人在写儿童文学时往往也都会带有一些特殊的成人思路。例如对于世间事物的反映形式,对于社会现象的判断和经验等。这些以角为主的内容往往都与儿童视角截然不同。而译者又多为成人,因此当成人在翻译时,其要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比喻等内容时比较简单。但如若译者将这类文学内容直接翻译给儿童,儿童也能够迅速理解的概率并不高。这时,经过成人译者完成的所谓儿童文学作品便会成为儿童无法理解的译本,这便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所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即认知文化水平和储备中所存在的差异现象。2形成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译者并未充分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考虑。翻译儿童文学的确属于一种难度较高的工作,但对于这类工作而言,让儿童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和内容才是重中之重,而所有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行为都应该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做出的辅助性行为。因此,正因多数译者在翻译时忽略了目的和目标之间的区别,进而便直接从翻译的角度出发,而并未在翻译前充分考量儿童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二)原文内容与基本常识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1现象解释。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在情节构建上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别,例如中国儿童读物中常常以历史人物为主,而外国文学则多喜欢加入一些偏玄幻类的角色,例如在一个君主制国家中出现会巫术的女巫等等。对于中国儿童来说,要接受这类世界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当前已经成型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中,多数翻译人员为了减少跨文化内容对儿童的阅读产生的影响,便直接打乱原文及作者的创作思路,用儿童更加熟悉的中国读物语言结构将整本外国文学作品加以中国化处理。这种现象就是原文内容与基本常识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2形成原因。上文中所述的现象虽然在翻译界已经真实发生,但直接将原文中国化的处理方法明显属于一种不尊重原文和原作者的行为。导致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译者并未意识到过分“归化”对儿童认知所造成的影响。其二则是译者自身的翻译观念存在误差。要让儿童文学作品被儿童无障碍地阅读,直接更改创作者意愿根本不属于正确行为。尊重作者是翻译人员的底线和行动原则,因此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
(一)应先熟悉儿童的思维模式。因翻译儿童文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译者若要开展翻译工作,则应先接触儿童,充分了解儿童的内心所想,以及儿童日常中会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具体的方式可分为两点:其一,进入到学校中,询问教师日常会为学生提供和推荐的文学作品种类[3]。获取到可用信息后,译者应对这些作品进行简单阅读,尽可能熟悉儿童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环境。其二,可以直接与儿童进行对话。译者可以先预备几类不同的对话方式,逐一使用并与儿童进行对话,进而选择对话整体效果最好的语言模式作为首要的翻译风格。这样一来,译者便能有效减少儿童对于文学作品翻译风格不熟悉而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二)以直接翻译方法作为核心。直接翻译方法的重点在于尽可能保留原文信息,也就是通俗所讲的保留“异国情调”。对于儿童而言,适当在译本中保留一些具有明显外国特色的内容可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例如,多数男孩子对于王子或骑士的身份会格外看中,而女孩子则对于高贵的角色格外有好感等。因此,当译者使用带有外国角色特征的语气进行翻译时,儿童反而会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哈利波特》原文中:“‘Willyoustopmessingaround!heyelled!’Thatsexactlythesortofthingthatllloseusthematch!Snapesrefereeingthistime,andhellbelookingforanyexcusetoknockpointsoffGryffindor!”其中“messingaround!”指的是捣乱、弄乱,这时译者便可以直接进行翻译:“‘你别把这里都弄乱!’他喊道。‘那就是让我们输掉比赛的原因!’这次斯内普来当裁判,他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格兰芬多输掉!”这种对话模式就是儿童比较熟悉的常规对话模式,即先说出制止类短句,再讲解原因。使用这种翻译方式便可以在充分尊重作者的同时,令儿童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文中所讲。(三)使用解释形式进行翻译。使用直接翻译加解释的形式是为了在不打扰原文和作者的情况下,令儿童读者可更加清晰地理解原文的方式。具体的应用形式则可以对文学作品中主人公说出话语后的内心情境进行简单延展解读。一般而言,儿童都需要理解前因后果后才能理解整个故事情节,而这种延展式的翻译方法,则必然可帮助儿童尽快理解整个情节。例如在原文中出现的:“‘Whatsthematterwithyou?Youlookterrible.’Speakingquietlysothatnooneelsewouldhear,HarrytoldtheothertwoaboutSnapessudden,sinisterdesiretobeaQuidditchreferee.”就可以用直接翻译加解释形式而被翻译为:“‘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起来很糟。’哈利并没有带着任何表情,平静地说道。他之所以这样平静地讲话,是为了避免被别人听到。哈利紧接着又告诉了其他两个学生斯内普的计划,那就是他已经拥有了一个险恶的愿望,也就是成为裁判。”这种翻译则直接点名了哈利平静说话的原因,以及他之所以避免被人听见的根本原因。儿童在进行阅读后,他们所需要接受的新故事情节仅有“斯内普想要成为裁判”,因此并不存在理解难度过大的可能性[4]。(四)尽量传达“原装”语句。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常会出现一些宗教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