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经典文学十篇
栏目:Bwin必赢 发布时间:2024-02-07 19:59:51

  在现代社会里,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阅读经典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特色文化,要提倡阅读文化经典,首先要弄清何谓经典 ,经典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何为经典”?笔者认为一要经久不衰,二要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三要经过历史选择,具有阅读价值。换言之,经典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

  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从2009年起在成年人阅读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调查。调查得的结论: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7%,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均有提升。2010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2.7%,比2009年提高了3.7%,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也显著高于成年人的52.3%。青少年是个不可忽视的阅读群体,但是,目前各种流行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关注时尚、追求流行、标新立异的青少年年特性也在他们的阅读习惯中显露无疑。哈韩小说、动漫小说、魔幻小说在青少年阅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习惯于用网络媒介进行阅读,阅读内容的更加的多元化;青少年处于心智发育期,有强烈好奇心,但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差,阅读具有随意性,对理想的追求往往带有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极其容易被不良因素的影响。阅读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在普遍提倡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素质提升的今天,提倡经典阅读则显得尤为必要。

  面对这样的阅读形势,作为图书馆工作者在指导青少年的阅读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使其在阅读中受益,有责任有义务在书籍选择上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成为经典阅读的引领者。

  青少年时期的经典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青少年读者说,阅读经典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经典阅读最大的魅力在于无论何时阅读都不过时,总能够给人以启发性的力量,所以它能够提供一种永恒的学问,因而值得人们去永远学习,也是一种永恒的学习,而不是达到某个阶段、某种程度就可以终止的。但是开卷也未必就有益,读书是要有选择的,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言情的,武侠的,玄幻的。这些充满了低级趣味的书籍不仅无一利,更是有百害。这就青少年在选择阅读书目时,本着“快乐、习惯、益智”的阅读原则,精心选择读物,由浅入深阅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能保持连贯性,使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锻炼和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又能体会到经典带来的快乐与享受。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一本好书经过了历史的淘洗和时间的筛选,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具有恒久不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青少年经典文学十篇

  经典阅读是一个人在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经典阅读是生命的阅读、体验式的阅读。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青少年读者的理解能力,尤其是领悟能力,能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生活,学会领悟生活的意趣,这种感觉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没有阅读过经典,生活如同爬行而且如同嚼蜡,阅读经典生活才如同饮享甘澧,只有走进经典,才能提升阅读的品位。

  经典阅读往往能够引发青少年读者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更能使其学会如何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并且能从阅读中中发现高贵与美。青少年的阅读,负载着伟大的使命,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情报中心和科技文化的中心以及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第二课堂和经典阅读活动主要阵地,他们希望能够在这里获取优秀的精神食粮,满足阅读需求,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走进图书馆,步入经典阅读的大门,成为图书馆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积极正确地指导青少年读者阅读经典文献,培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是图书馆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所有的经典阅读活动中,中国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她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在走向世界;不仅贯穿着过去,也将延续到未来。

  当今图书种类的纷杂,青少年图书市场的管理也欠缺规范,课外读物品质良莠不齐。一些出版商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出版发行一些质量较差、档次较低的读物。比如,大量“二次开发”性质的编写类、改写类、跟风类图书充斥市场,单单四大名著少儿版本就有数百种,这些往往会给青少年读者在选择上造成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入藏优秀的图书,是引导青少年经典阅读的前提。我们未解决这一弊端,在少儿阅览室设立了“中华经典优秀读物”专架,并向全市青少年朋友们免费开放。同时,在部分学校设立了荐读活动示范点,共配送中华经典优秀图书1000余册。在狮城沧州中小学生中蓬勃掀起了争相阅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热潮。

  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是青少年进行阅读经典的根本保证,是推动经典阅读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快乐阅读、健康成长,我馆根据河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经典阅读伴我成长”2010年度“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由沧州市文明办、沧州市文体局、沧州市教育局主办,市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会承办的“经典阅读,伴我成长”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在我市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十余场,激发了青少年经典阅读的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领悟经典名家讲座进校园活动”使孩子们通过这些名家的引导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促进了人文素养的提高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诵读中华诗文弘扬民族精神--狮城少年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汇演活动”在我市青少年中掀起了诵读经典名篇的热潮,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领略了中华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为弘扬、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品味中华经典引导智慧人生―主题征文、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征集评选及中华经典诵读之星评选活动”反响热烈,征集作品3000余份作品充分表达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和阅读中华经典的快乐,充分展示了狮城少年深厚的文化素养。

  2011年根据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教育厅有关通知精神,我馆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2011年狮城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印发《红色文学经典读物推荐书目》。通过多种方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发放。设立“中华经典”优秀读物专架,建立荐读活动示范点;为部分学校配发“红色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专题片光盘,由学校自行组织播放观看,为广大青少年讲述党史国史、解读红色经典,帮助青少年体会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传递出的精神和情感,在接受红色经典教育熏陶的同时,自觉参与到红色革命历史的学习与思考之中。红色精神――文学经典共读活动,鼓励家长参与,提倡亲子共读;倡导同学之间接力阅读。由市、县图书馆向中小学生发放《红色经典亲子共读卡》和《红色经典阅读卡》,在唤醒家长红色记忆的同时,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革命传统教育代代相传。在阅读红色文学经典的基础上,市图书馆和各县(市)图书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红色记忆”――文学经典知识竞赛》答题活动,使少年儿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几年来我馆广泛开展的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经典阅读活动,倍受青少年读者的青睐,参与热情高涨,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经典阅读兴趣,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经典阅读具有引领成长,陶冶心灵,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价值,全身心投入阅读,是青少年的义务;让青少年因阅读经典而成长、因阅读经典而成才,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敞开大门、吸引青少年阅读,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应成为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这样的形势下,上海九久读书人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从台湾引进了这套“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系列丛书。台湾历来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套“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也是在其“复兴中华文化”的背景下,费时多年精心策划而成。历经数十年一版再版,已然成为台湾几代人共同的阅读记忆。

  这一系列丛书,总计33种,共42册(其中有9个选本分上下册),堪称目前市面上种类最为齐全的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读物。除了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十大名著”外,还包括《今古奇观》《儿女英雄传》《刺客传奇》《彭公案》《前汉演义》《镜花缘》《中国神话》等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读本。

  鲁迅先生曾说:“童年的情况,便是将来的命运。”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人生的熏陶与影响将是受惠终生的,愿一套好书,能陪伴青少年读者亲近母语,走进经典,成为相伴童年的珍贵回忆和一生财富!

  我很愿意为这一套的“经典触摸”热情推荐。这套书的改写者里有很杰出的文学家,所以他们的简略也很杰出。不是用笔在简单划去,而是进行着艺术收拾和改写。杰出的笔是可以让经典照样经典的。

  我以为一个正当的、有效的阅读应当将对经典的阅读看作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而母语经典,理应成为中国每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希望青少年读者从这套“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开始,更多地阅读我们的母语经典,打好“精神底子”。

  从台湾引进的“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丛书,无论书目的选择,还是改写队伍的精良,都让人产生一种信赖感。相信孩子们会从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盛宴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营养。

  一个儿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就是他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发育史。此丛书内容博洽而精当,犹如“精神母乳”,适宜于青少年阅读,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

  胡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方舟子和韩寒掐架,掐出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寒假作业,是一份读书目录,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这份目录里面列出了古今中外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100多部经典名著。有人质疑:假期不做练习,读这些书,考试成绩掉下来怎么办?这些书老师也未必会读,中学生承受得了吗?

  我认为学生在假期里可以不做重复的过度的语文练习,但是不能没有阅读。我们的孩子当下除了接受必要的知识外,更需要有自己选择、自主阅读的空间。遗憾的是这个空间太小了。现在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从家长到教师、从小学到高中,都把孩子逼进了练习、考试中,功利性地以为得到高分才是最重要的。书店里针对学生的练习卷铺天盖地,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书却很贫乏,很少有人编辑出版一些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成长的书。

  阅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小时候读了改写本,以后就容易理解原著,读了“征东”“征西”“小五义”,走进《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就会比较顺,而把《西游记》和《封神榜》放在一起读又会发现佛道的差异。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推开经典之门,英雄与悲悯的情怀、做人行事的原则、忠孝道义、修身养性、自我风度的塑造,就是在这类阅读中得以完成的。

  故事是阅读之门,是孩子的天堂世界、梦的衣裳,每一个孩子睡觉之前都要妈妈讲一个故事,才能带着梦想入睡。孩子的阅读有一个逐渐“断奶”的过程。第一次捧起喜欢的书自觉地阅读,就意味着举行了一次庄严的“断奶”仪式,从此就踏上了从幼稚通往成熟的历程。

  陆武(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副校长):想了一大堆学生要多读中国古典小说的理由,但突然想起马克・吐温的一句话:“所谓名著,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于是作罢――原来大道理都懂,特别是学生。那学生为什么还是不读呢?没趣,没时间,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其实关键只是一个问题:没趣。如果有趣了,会没时间?现在的学生上课还偷偷画动漫呢。如果有趣了,还会没有效果?

  “中国古典小说青少版”这套书,就是比较“有趣”的书。改写这套丛书的都是台湾大名鼎鼎的作家。这些作家深谙儿童心理,运用儿童语言得心应手,他们的改写保留了名著原味,生动有趣,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同时他们的语言又恪守汉语规范,寓庄于谐,谑而不虐,对学生运用语言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套丛书,做到了“多元化”。书中有英雄,但是英雄并不完美;有仗义侠客,但时常是非不分;有大公无私的清官,但关键时刻要靠神灵指点;有破坏爱情的和尚,但他的执著也让人起敬;有聪明的市井平民,但也有很多缺点……刺客千人千面,神话千奇百怪,孩子们一定会目不暇接。

  所谓的经典名著。是指那些通过时间的验证而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积淀。国外的经典名著原著作品通常只是一些专业人士在看,流传到中国,一般都是翻译的版本,因此在这里我们就谈谈中文版的经典名著吧。

  近几年,许多经典名著不断翻新,外行人甚至不解,经典名著不是那些已经流传下来的经典吗?不断翻新不是在重复印刷吗?其实不然,经典名著除了出版手段多样以外,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些作品面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内容上也会有新的注释、解读。在当代,如果不加上时人的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的出版就没有多大意义。比如,《莎士比亚全集》在牛津大学隔几年就会推出新的版本,就是因为新版要综合新的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新的考定。而《红楼梦》也一样,根据底本的不同文字也会不一样。但这些并没有改变经典名著的原味。随着许多经典的研究成果的出现,经典名著的内容也会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因此,经典名著的不断翻新是必要的。

  现在,经典名著不断出版,也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种是为了还原文本的真相;一种是为了繁衍和推广文本的内容,根据不同的阅读族群,这些文本的内容也会变得不同,主要体现在挑选本、摘录、缩写本、改写本、白话文等。而针对青少年的经典名著阅读,许多出版社推出一些改写本。这些改写本有几个好处:一是比较适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性格倾向等,二是扩大了这些名著文本的解释和影响。

  但是,我认为改写并不是主流。在台湾,从前几年兴起、到如今许多中小学还依然普及的读经热潮,我们也可以看到台湾对于中华经典名著原本的推崇。而近几年,大陆这边也兴起了各种各样的诵读会、读经会。对于原著的呼唤声潮不可忽视,这也展现了名著原味的魅力:它是可以在不断的解读中,不断得到体会的。虽然这些诵读会与读经会也引发了不少批评的声音,但它们致力于提升民族精神、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受到许多青少年的积极响应。据组织者介绍,在青少年中提倡这种名著原本的阅读。是鉴于青少年的记忆力比较强,虽然原著比较晦涩难懂,但由于改编的版本缺乏原汁原味。青少年也难以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让他们先记忆这些原著的内容,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逐渐丰富生活和工作阅历中,能从中得到体会。

  我个人也是比较赞成经典名著阅读回归原味。对于青少年阅读名著,我的建议是:首先,不要强开书单,因为书单只是适合普遍的读者,而青少年在成长期间,性格与兴趣各异。选择阅读上也会不同;其次,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部分具有针对性的经典名著,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只是,如今也许由于各方面的压力,许多成年人不读书,更谈何提倡青少年阅读、提倡经典阅读呢?

  在青年中间,对于古典文学作品,今天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应该不应该阅读的问题。很多青年还不明白为什么要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明白究竟教青年从古典文学作品中学习些什么。他们不断提出来:可以不可以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呢?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到底有什么好处?而有些地方的青年团组织或领导则对青年阅读古典文学作品,采取了加以阻止的态度。甚至对那些所谓‘屡教不改’的人,展开了不恰当的批评。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禁止阅读”了。湖南省立一师某班曾因有个同学看《水浒》。特别召开了班会叫他检讨,连管理图书的职员也挨了批评,最后是把这部小说送进图书馆封存;江西省有个机关领导同志曾下令把一些章回小说(如《儒林外史》)收起来烧掉,说“看这些书有百害面无一利,谁看谁的思想不正确”;不少地方有些青年因为看《红楼梦》,就接连在小组会上、班会上、系会上被进行‘教育’;喜欢读《西游记》的,也被指为“思想落后”。

  反对青年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理由是什么呢?正如《中西青年》一个福州市的弱者所指出的,青年常常碰到的反对的论调是:一,青年目前应该学习的东西很多,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是最必要和最急需的;二,要阅读文学作品,也应该看些现代文学作品,如《普通一兵》、《古丽雅的道路》和《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从中可以受到革命意志的锻炼,提高阶级觉悟,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心,用不着浪费时间与精力去看那些“老古董”,因为,它文字也许还精练吧,但内容不好,不是无产阶级的作品,也不是描写无产阶级革命的;三,古典文学作品感染人的力量很大,如果都向书中人物学习起来,岂不简直是复古了么;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也许有用,但那是文学工作者、专家、大学教授、专系研究生等人的工作,我们青年人不用多管闲事……。此外,更主要的是,担心青年知识不足,锻炼不够,读了古典文学作品会产生副作用。有些学校发现中学同学所以特别喜欢动手动脚,是因为受了《拳打镇关西》的影响;有些同学所以政治上比较落后,是因为她们会背诵林黛玉的葬花词。

  其次,青年在阅读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的确也发生了不少的疑难。使青年感到最大的苦恼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缺乏正确的历史观点,缺乏正确的批判能力,他们不知道从这些作品中到底学习些什么,拒绝些什么。哪些是精华,哪些又是槽粕?哪些是应该吸取的,哪些又是应该批判的?他们害怕沾染上毒素,害怕受到所谓不健康的内容的影响。使他们特别感到困惑的是,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书中那些人物。“我们可以向马特洛索夫学习,向保尔学习,但从贾宝玉、林黛玉身上,学习些什么呢?”“诸葛亮、关羽、张飞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上述这些情况,说明青年要正确地理解一部古典文学作品,从中受到效益,的确是存在着一些困难的。因此,他们迫切要文艺界及有关方面给予指导。是的,深刻而又具体地分析和批判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必然要联系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者的世界观,必然会接触到历史上、哲学上、美学上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也许还要牵涉到版本的比较、校勘,也就是考证学上一些问题,这都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或得出结论来的;而对古典文学深入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并非以文学为专业的一般青年来说,也不是完全必要的。但对待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观点,如为什么要阅读古典文学作品,青年应该抱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对一般青年来说,却是很必要的。

  《水浒》、《红楼梦》等作品,是我们祖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祖国这些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可宝贵的遗产。我们在今天能够拥有这些精神上的财富,的确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

  列宁指示我们:“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空中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所臆想出来的。如果认为这样,那就是胡说八道了。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官僚社会压迫下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总汇发展底必然结果。”(见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二卷:“青年团底任务”,八0三页)也向我们指出过,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尊重自己的历史,具体地从某一方面来说,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追产;因此,对于自己的民族的文化遗产采取粗暴、轻率的一概抹煞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尊重这些文化遗产,是因为其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多多少少带着一些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成分,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列宁就这样指示过我们:“只有用人

  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者。”(同上书)

  在前文中我们己经提到有很多人认为古典舞不能够跟随潮流的脚步,也不能进行跨国界的交流,不想现代舞一样,可以与国外的朋友进行沟通。当然,为了使得我国的古典舞能够不断的在国内进行传播,最终将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向世界,我们在古典舞的形、神、劲、律方面,都一定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口味,比如说在古典舞的动作形态上,不再追求那些比较夸张复杂的动作,而是基于现代人的审美感官,在动作的设计上更加简洁,情感的表达采用符合现代人的方式,表达的内涵要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靠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依靠青少年的强大的力量,肯定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这样才能够使得古典舞既不失去传统的古典韵味,又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情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我国的古典舞在对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的价值是不置可否的,然而,古典舞最开始从戏曲当中分离出来也是在50年左右,处于近现代新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目前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一方面能够继续传播古典精神,一方面又能够使其发扬光大,在现代人生活当中取得一席之位。我们都知道社会的中坚力量是青少年,我们只有抓住了青少年的主体力量,使他们承担起宣扬中国古典文化的重任,依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子,才能够将蕴含着民族精神精髓的中国古典舞流传下去。首先,中国古典舞它具有古代特色,它的古典色彩是不能够被抛弃的。古典舞之所以在价值方面区别人其他的舞蹈,就是因为它在对古典精神的传承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失去了这一点,便将失去了其独特的灵魂。然而我们又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多,观众的口味具有现代特色,所以古典舞想要有一席之地,古典舞的形体或者动作的表达都必须要能够让现代的观众所理解并最终接受。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是不一致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在物质上都得到了满足,在对精神追求的方面越来越跟随潮流,所以古典舞的创作也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对于古典舞的创作,不再是一味的参照古代的壁画,或者是一些历史资料,单纯的模仿是不行的,他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基础上,填入一些具有古典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后古典舞的传承与创作方面,我们都应该依靠在社会上占据主体地位的青少年,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将古典舞不断的发扬光大。

  为了能够将古典舞发扬光大,我们必须要对古典舞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而古典舞的核心又在于身韵教学,所以我们必须要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身韵教学体系。在古典舞中,身韵有很高的训练价值,可以训练表演者“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并且身韵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目前的实践表明,身韵课程是可以分开进行的,最后进行融会贯通,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舞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的古典舞体系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舞蹈者。身韵一直贯穿着整个古典舞的学习当中。身韵是在对戏曲、武术等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的动作特征进行一定的总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它强调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要以腰部为核心,非常重视对中段的训练。身韵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能够将身韵融入到古典舞的动作当中,它比较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练习:点线处理的能力、动作的连接能力、节奏的处理能力以及情感的表达能力「17]。可以说基础训练只是教会了学生们一些基本的动作,而身韵则是引导学生对这些动作进行升华,让整个舞蹈赋予了生命力和张力,给予了其灵魂。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如果一个舞蹈缺少了身韵,那将跟行尸走肉一样,空有僵硬的动作,没有古典舞的神韵,没有了内心的灵魂。所以为了能够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古典舞推广开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基础训练,并构建出完善的身韵训练体系,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国人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党的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新时代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动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出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曾在多个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等精辟论述,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意见》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多元,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传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内容和行为模式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成长,受到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前几代人大不相同。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如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如今面临怎样的困境?新时代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都是亟须青少年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在近5年来国内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当前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状况,分析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促进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开展了不少调查研究。从近5年来国内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当前,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但是,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缺乏深入理解。例如,2016年一项对全国35所高校的3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5.6%的大学生“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91.1%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89.6%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明显不足。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比例分别为12.8%、9.6%、38.3%和12.5%[1]。与此相似,在另一项对云南省3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9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77.7%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或较大贡献,93.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大作用,85.2%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但是,当问到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时,只有近四成(36.3%)的大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和“较为了解”,近六成(56.1%)大学生只是“一般了解”,甚至还有7.6%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2]。一项对青岛8所大学的调查也支持这样的结论:在312名受访者中,阅读传统经典原著超过5本的只有27.7%,54.3%的大学生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原著“比较吃力”[3]。大学生是接受了完整基础教育且学业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尚且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可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非常有限。

  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学热”“汉服运动”“诗词大会”等文化现象的不断推动,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不断提升。中国青年报社2017年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但是,尽管有学习的意愿,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占有很高比重。只有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还有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4]。在另一项对福建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喜欢看传统戏曲演出的人数比例只有16%,过半数(55%)学生选择了“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近三成(28%)学生更是直接表示“不喜欢”。而对看传统戏曲演出的原因,8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陪大人去看”,出于喜欢而去看戏的学生只占12%[5]。2014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对上海3000名14-3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从不去看传统文化文艺表演的受访者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3.3%,去过一两次的为33.7%,偶尔去看的占18.9%,经常去看的仅占全体受访者的4.2%[6]。这说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践行实际非常有限。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也向多元化发展。一项对安徽某高校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4.9%的学生通过广播、互联网、手机以及电视等媒体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和阅读书籍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分别只占11.3%、4.7%[7]。在另一项对广东省1000名高职学生的调查中,日常习俗学习(67.2%)、观看纪录片和影视(63%)、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45.9%)等都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8]。2014年,对上海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还发现,过去传统文化枯燥灌输式的传播方式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的占25.5%,“学习形式单一”的占23.2%,“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的占20.4%,“认为不重要”的占19.2%,“宣传不够”的占11.7%。而他们乐于接受“旅游、探访文物古迹”与“参加民俗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4%和25.1%[9]。一项对山东某高校的900名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参与体验式学习传统文化更受学生青睐。64.4%的学生认为应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会关爱活动,53.5%的学生认为应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44.3%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讲座[10]。这说明,新生代的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接轨,无法让青少年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缺乏对青少年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机制与环境。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势在必行,但如何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即《意见》中所说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逐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传统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理想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各学科教材的内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短期内较难实现;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编制专门教材,配备专职教师讲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且可以较快推行,但这种方式容易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知识教育,甚至变成应试科目,不仅加重青少年学业负担,也未必能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进入学校教育,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新一代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知识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的古代诗词、国学经典、历史故事等内容,由语文、历史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尽管中小学不乏优秀的语文、历史学科教师,但总体上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难在中小学层面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有古文、诗、词、曲、赋,还包括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武术等,中小学中能够胜任这些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那种具有综合传统文化学养、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非常少见。其次,过去几十年来的师范教育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机制。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不同,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还要求其受过教育学的基本训练,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无论是在师范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未将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第三,和城市中小学相比,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就更无从谈起。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90后”“00后”青少年的成长嵌入在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信息,网络游戏、欧美大片、日韩时尚、西式快餐等也已成为这一代人驾轻就熟的生活方式。相形之下,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往往没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加强对学生统考科目的辅导,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更有甚者扼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欣慰的是,前述多项调查表明,造成青少年远离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家庭、社会缺乏相应的环境氛围,而非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纷纷推出“传统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俗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都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国家宝藏”等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在青少年群体中收获了大批拥趸。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一时的活动、节目来实现,必须形成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而这正是当前的家庭与社会所缺乏的。

  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营造整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是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4年教育部印发《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但由于《纲要》未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各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零散,缺乏专门、深入和持久的安排。对此,建议教育部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纳入考试科目。

  二是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材。建议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牵头,会同传统文化专家、教育科研机构、优秀一线教师、专业出版机构,在评估、借鉴民国以来以及全球“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编撰出一套分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小学低、中年级段,选取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内容,同时辅以传统节日、节气、民间艺术等。在小学高年级段,选取四书等儒家文化经典,并辅以书法、国画等。在初中阶段,选取诸子百家思想,并辅以戏曲、民乐等。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着重提升文学艺术修养,更为深入地学习经典文献。在编排方式上,尽量以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选取不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演进与文明的传承。

  三是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国学院或传统文化本科专业,培养一批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后备人才。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基本修养和学养的教师,组织传统文化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探索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不足的难题。

  四是在全国大中小学设立“传统文化周”,以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所处的星期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民俗文化学习、中华诗词诵读、传统礼仪讲座、传统曲艺演出、汉服唐装表演,邀请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等等,以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

  一是在国家层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家庭教育立法。立法的主要功能是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义务,规范健全家庭教育服务与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礼仪传承下去。

  二是建设社区书院,打造贴近青少年和家长的传统文化普及平台。中央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可出台有关鼓励创办社区书院的政策,支持民间机构和社区自主建设社区书院。目前,各地已有不少优秀的现代书院活跃在社区之中,如上海的江东书院,以家教家风课堂、国学讲堂、琴棋书画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不只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亦要让家长学习传统文化,让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同时,推动社区书院与学校的互动,在社区书院中建立青少年学习基地,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整体合力。

  三是创建仁爱社区,培养青少年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党组织以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把仁爱社区的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让社区形成仁爱文化氛围。通过仁爱社区的创建,让传统文化的精神走近家庭、走近青少年。

  一是要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资助市级以上场馆实现展现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展示传播。要求博物馆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加强与青少年的互动,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手机应用,让用户以现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广受青少年喜爱。建设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各地中小学将学生定期参观有关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努力实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

  他们的经验是:公社团委虽然人少事多,但抓好一个重大典型,就可以在青年中造起思想运动,并把团的其他工作也带动起来,一切典型都出在基层,出在群众之中,抓典型必须眼睛向下,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典型很重要,但抓住典型,不断推广,一抓到底尤其重要;典型不是一出现就完全成就的,推广典型的过程也是培养、教育典型的过程。

  甘肃省玉门市下西号公社西红号大队第四生产队的女青年张永芳,在今年三月十六日自动地退回了多发给自己的三个工分,震动了生产队的青年们。下西号公社团委抓住了这件事,大力地向青年们进行了活的思想教育,一步一步地推广,在全公社的团员、青年中掀起了一个自觉的思想运动,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玉门市是甘肃省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在今年新的农业生产高潮中,这里的青年和广大社员更是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就在这时,西红号大队第四生产队发生了一件事情:女青年张永芳把队长多发给她的三分工,主动地退回来了。工分是社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是社员们劳动的体现,是生活的来源。西红号大队的青年社员们由于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特别是学习了著作之后,一般地都树立了对待工分的正确态度,懂得了“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按劳分配政策,评工记分时,实事求是,主持公道,自己该得多少就拿多少。但是,也还有一些青年在干活时愿意干工分多的,评工记分时斤斤计较,队里错发了工分,也就一混而过。

  张永芳是贫农的女儿,生产上一贯积极努力。今年她又参加了青年学习著作小组。因为家里有事,这一天她只干了一架活,可是队长误认为她干了两架活,而发给了她六分工。张永芳拿到了工分之后,引起了思想斗争。开始她想拿走算了,这是队长发给我的也不是我自己拿的。但是她又想,工分应当是劳动所得,没劳动多拿了工分这不是占了大家的劳动果实,损害了集体利益吗?这时她又想到了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她觉得混走了这三个工分就是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情,是自私自利的行为。于是立即找到副队长朱光林,把多发的三个工分退给了他。(编者按:“三分工”这件事,就是这样从群众中产生了。请读者往下看,团组织怎么一步一步地抓住这个典型做文章的。)

  张永芳自动退回三分工的事,出乎队长的意料之外,也引起了社员们的震动。老贫农朱文辉说:教导下的青年人进步真快,这个姑娘做出的事情应当学习。朱光林也觉得这件事对青年很有教育意义,当晚就召开了生产队的青年大会,在会上介绍了事情的经过,表扬了张永芳关心集体、大公无私的优秀品德,使到会的青年受到很大教育。有些过去经常计较工分的青年纷纷检查自己,表示要向张永芳学习,有的当场退回了自己过去多领了的工分,会场情绪十分热烈。(编者按:这位朱光林同志是个有心人。他第一个抓住这个典型,教育了本队的青年。这是第一次运用典型。)西红号大队团支部发现了这一情况后,也在全大队的团员、青年中进行宣传。(编者按:团支部又抓起它来教育全大队的青年。这是第二次运用这个典型。)一个学习张永芳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对待工分的教育活动,在西红号大队酝酿着,形成着。

  三月三十日,在公社召开的大队和工作组干部汇报生产工作的会议上,公社团委书记殷秀祖同志听到了“三分工”的事情,感到很重要。(编者按:公社团委发现了。请大家注意,团委书记对这个群众中的新事物,怎么一步一步做工作的。)会后,他马上找到在西红号大队工作的王占文同志,一边吃饭,一边询问“三分工”的详情。越听越感到这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好典型,是向青年进行教育的活样板,要好好地抓一下。这天晚上他睡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想:当前中心工作这么忙,时间简直是“张开的弓弦,紧上加紧”,工作怎么抓?思考的结果,他认为人少事多时间紧,是当前整个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做好工作。而抓住这个活典型,大搞思想教育运动,以点带面,推动全社团的工作,不就是解决人少事多矛盾的好办法吗?于是,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跑到西红号大队第四生产队,找干部、群众、青年和张永芳,进一步了解了“三分工”的情况,落实了事实。(编者按:殷秀祖是会做工作的,发现了新事物,拔起脚来就先往群众里跑,亲自去做调查。)回到公社后,马上请示党委,提出召开公社团委扩大会,立即在全公社开展学习张永芳的活动。

  根据公社党委的指示,四月四日开了公社团委扩大会,确定普遍开展这一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团支部都很好地运用“三分工”这个典型教育青年,把青年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一步。在具体工作中,殷秀祖为了做出样子,以点带面,又着重去帮助下东号大队团支部进行工作。开始,主要是大搞宣传,他带头讲,每一点空闲时间和每一种可以利用的机会他都用来作宣传,走到哪里,讲到哪里。(编者按:这是由点往面上推开。)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读者群已由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高度统一的欣赏读者群——文学青年嬗变为痴狂和率真而又趣味不一的消遣读者群——文学粉丝。促使其嬗交的原因主要在于接受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意识形态去政治化的启蒙经典时代;90年代的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商品化、消费化与文学大众化的时代;2l世纪的青年读者则是处于一个现代传媒热炒偶像崇拜的网络时代。青年读者群嬗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向文学本体回归的历程,是这个群体由单一走向分化的历程,是文学繁荣走向繁荣与危机并存的过程,还是由“披文”转变读图的过程,同时,也是精英读者与大众读者背离的过程。

  去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举国上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文学界也不例外。在感叹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反观这30年来文学走过的历程,考量着30年来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思潮、文学理论建树等问题。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是我们成长的策略和认识自身的方式(胡亚敏语)。然而在目前这些形形颇有成效的反思与研究中却少有对文学接受者进行考量的。尽管众所周知接受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文学接受者作为文学研究的重心也随接受美学的诞生而得以实现,但在目前这次反思研究热潮中文学接受者依然是被遗忘的角色。“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语),社会语境在变,文学思潮在变,作家的创作在变,文学语言、文学风格在变……作为受众的读者能不变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就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我们的文学受众尤其是青年读者群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笔者试图就30年来青年读者群的嬗变情况、嬗变原因及相关反思等问题作些初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敦清这30年来青年读者走过的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学受众与社会时展的关系。

  对文学受众(或说读者)身份进行单一而准确的描述或界定是困难的,因为就其实际情况而言,接受者的身份是游移不定随时而动的。西方接受反应文论学者们对文学接受者有过很深入的研究,提出过形形的读者概念,有“冒牌读者”、“零度叙述接受者”、“超级读者”、“有意向的读者”、“有知识的读者”和“暗含的读者”等等。在笔者看来这些均是假想的读者,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实际的读者,确切地说应是时代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精英读者。众所周知,读者的阅读过程既充满创造性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实际读者是具有历史性和个体性的品质的,所以我们很难对时代的普通读者做进一步的界定,在此我们只能把我们所要探讨的青年读者当作虚拟的大多数。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人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群体或是一个人归属或希望归属的那个群体的成规所构成的。”个体读者之间尽管存有很大差异性,但从读者群体角度而言由于共同的语境、共同的追求,他们还是有许多共通性的,事实上也存在着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趣味比较一致的青年读者群。

  30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文学在嬗变。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罗兰·巴特提出了“作者之死”,世纪之交则展开了“文学终结”的争论。2006年学者唐小林、刘朝谦等又展开了“读者之死”的讨论。文学读者日益减少,文学接受日益稀薄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读者未必真“死”,他们在变。就青年读者群而言,30年来他们已经完成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性变化。这个转折性的变化就是,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高度统一的欣赏读者群——文学青年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痴狂和率真而又趣味不一的消遣读者群——文学粉丝。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这是不无道理的。在那个年代,文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在普通人看来与文学沾上边就是个了不起的文化人。许多青年读者以亲近文学为荣,孜孜以求于文学,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幸福。他们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崇敬,他们愿意从文学中寻找满足和寄托,如饥似渴地欣赏文学,阅读文学,借着各种机会充实自己。他们相信文学能给他们以力量,也愿意做作家梦,执著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梦想,哪怕为之付出青春年华也在所不惜。许多青年读者在读到心怡的语句时似乎就找到了自己感情的依托,找到了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顾城的“黑眼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等诗句就给了无数文学青年以鼓励与共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遇挫时首先想到的是文学,是从文学中寻找抚慰,于是,路遥、张贤亮等人的有着极强的现实主义写作姿态的小说就成了当时许多热血文学青年的励志之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90年代以后,青年读者群依然还是文学青年,但此时的文学青年已非彼时的文学青年,此时的青年读者对文学高涨的热情开始滑坡、冷却,曾经那么牢固的文学信念也松动了。作为曾经整齐划一的青年读者群随商品大潮的冲击已开始分化,能够与作品融为一体、死心眼地爱文学的青年读者已不多,更多的青年则是怀疑文学,不再把文学视为惟一,对文学也不再抱有热切的期待,从作品中体验崇高、进行民族关怀已不再是此时青年读者的主要阅读动机和心理期待,更有甚者受王朔的作品影响反以反崇高而自居和骄傲。此时的大多数文学青年随个人的趣味似乎更愿意从文学中寻找日常与闲适,追寻时尚与流行,让缺失得到代偿,让伤痛得到抚慰,让感官得到刺激,让欲望得到释放。青年读者群则随这些个体性的趣味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有些青年读者追寻高雅文学,有些则喜爱大众文学,有些喜好品味散文,有些则喜好阅读小说。他们比80年代的青年读者似乎更理智洒脱。跨入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现代传媒的狂轰滥炸,此阶段的青年读者绝大多数严格地说早已不再是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文学青年,很多青年远离了文学,或是作为局外人在观望文学、消遣文学,这时的青年读者如果还酷爱文学那就应该称之为文学粉丝。“粉丝”是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一个极为流行的网络新名词,它的出现来自英语“fans”,把它译为“粉丝”,是取其谐音,意指“热心的追随者、狂热者、爱好者”等。在著名学者陶东风教授看来,“粉丝是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他们以异乎常人的热情投入于他们所倾慕或崇拜的特定个人(明星、名流)、节目/作品(电影、电视、音乐作品)、团体(流行乐团、球队)等,与一般接受者的区别就在于粉丝是过度的、不节制的受众。这些青年读者拥有了更充分的自由与随意,他们不仅可以随意地阅读文学,甚至可以随意地进行“七嘴八舌”式的、过度的、不节制的评论,比“我是流氓我怕谁”更甚。这些粉丝在现代传媒的鼓动下对明星作家、作品是率真、痴狂的崇拜,在他们眼里偶像似乎永远是对的,偶像的作品永远是好的,谁说不中听的就群起而攻之(如著名的韩白之争事件)。难怪有人说,他们只知消费而不知审美,只知调侃而不知使命,也确有一些人群将文学看作打发自己无聊的游戏,过着犬儒式的生活,连同“祛魅”本身一同无聊化。此时青年读者远离了宏大叙事,放弃了日常生活审美,转而热衷于一种纯粹的精神消遣与和宣泄。

  纵观30年来的文学史实,青年读者群之所以会发生这些嬗变,由高度统一对文学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文学青年嬗变成痴狂和率真而又趣味不一的文学粉丝,在笔者看来,皆是接受语境嬗变的结果。其中,既有文学自身语境流变的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语境变化的因素。

  在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中,从某个特定角度来说读者是最为被动的。他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实际上是受文学接受语境制约的,因为个人期待视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社会文学思潮的影响,个人接受是受社会接受影响和左右的。尤其是在80年代,那时的青年读者在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冲击和从众心理支配下可以说没有更多的选择。简单地说,30年来就文学接受语境来说,它经历了80年代的经典化语境、90年代的大众化语境和新世纪的偶像化语境。

  在笔者看来,文革时期文学接受语境是榜样化语境,说它是榜样化语境主要是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文学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受到特别的重视,它实际上是政治说教或宣传的工具,而宣传是很注重榜样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文学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已不那么重要,它开始脱离政治而承担起启蒙的重任,或者说文学开始回归本体。80年代的接受语境整体上来说是经典化语境,近年有关经典(尤其是红色经典)很多学者做了不少探讨,也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共识的,那就是能被称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应是具有深度内涵和独特艺术韵味的。经典化语境时代就是人们重视文学,以为文学是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工具;人们重视作家,以为他们是社会文化的主宰者。读者喜爱反复细读经典,作者热衷创作经典。文学的创作、文学的阅读和文学的作家,都被神圣化了。从而形成了作家的写作,读者的阅读,文学史的纪录,都去追逐经典的总体情势。80年代就是个典型的经典化时代,中国的文学和青年读者一样处于兴奋状态,这是阅读、创作的黄金时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一波又一波;朦胧诗歌、先锋文学,一个又一个。随着西方大量经典文学名著和美学名著的引进出版,尼采、叔本华、萨特、弗洛伊德等人哲学与文艺思想受到青年读者的广泛欢迎。在这个时代中,文学青年在持续不断地享受着阅读、欣赏的快感。

  90年代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文学步入了大众化时代,文学似乎失去了关注社会的热情,社会也失去了关注文学的热情,文学不再那么神圣,理想、信仰、崇高、伟大离文学青年似乎很遥远。作家也在躲避崇高而转向大众皆可接受的个人日常生活叙事,于是,写实主义、日常主义、Bwin必赢个人写作日渐盛行,衣食住行、锅碗瓢盆、七情六欲等成了吸引青年读者眼球的文学元素。各大文学杂志、出版社为了迎合青年大众读者,纷纷改头换面,举起了大众化、通俗化旗帜。青年读者在这时期也不再受政治语境的影响,可以依自已的兴趣喜好,随意选择文学作品。在这种大众化语境中下,青年读者出现了严重分化,除少数专业学子为了欣赏阅读外,大多数青年则可能只在茶余饭后或睡眠之前,为了娱乐、休息、消遣才会翻翻、读读文学。

  本世纪以来,文学步入了商品与传媒联姻的偶像化语境时代,“偶像”字眼与青年读者如影随形,从网站的偶像化包装,到大小媒体的明星作家式运作,直至“偶像派”命名的出现,时下青年读者正处于一个偶像化崇拜的接受语境。有些青年靠形式的绚美、青春偶像的装扮、青春叛逆的书写等来投合青年读者青春期“偶像崇拜”的心理,现代传媒则与之不媒而合,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大势能将他们包装成明星式的偶像,在时尚的包装下,青年读者一轰而起,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且庞大的“文学粉丝团”。其中又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三人的“粉丝”为最。我们可以看见,在这样的接受语境里创作数量、销售数量巨大,但精品却不多,热衷于崇拜且过度、不节制的青年读者不在少数,而真正进行文本阅读的理性青年读者却不多。 (一)社会接受语境的变化

  文学青年嬗变为文学粉丝的原因除了文学自身接受语境的流变外,还有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文心雕龙·时序》)80年代的青年读者恰逢意识形态去政治化时代,90年代青年读者所处的是商品化、消费化时代,2l世纪青年读者则处于现代传媒的网络时代。

  文革结束后,长期的精神窒息、文化饥渴和人性压抑所积郁的巨大的情感能量,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渠道,可以“兴、观、群、怨”的文学就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重任,承担起了抚慰人心、填补沟壑、通顺人际的功能。这不仅是因为“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的文学具有启蒙性,还因为当时社会条件的落后,文化资源的稀缺,传媒方式的单一。象《班主任》《伤痕》《李顺大造屋》《大墙下的红玉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作品在当时之所以会轰动,以及“朦胧诗”、各种新潮小说之所以会受宠,一是由于其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后的启蒙性,二是由于当时文化资源的不足。

  90年代的青年读者则是处于市场经济大潮和大众消费时代,商品在刺激青年欲望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审美的追求和阅读的方式,他们更愿意选择轻松娱乐和休闲的阅读方式。而对于创作者来说也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取悦消费者,追求感官刺激,将文学变成消遣游戏,尤其注意青年读者的趣味,取媚于他们,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在这时期,创作上文学总的来说在日益边缘,走向世俗,因而创作数量虽然庞大,受青年读者欢迎的精品却不够多。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们可以选择接受文学的方式已很多,不再是单一的报刊和书籍,电影、电视等图像可以让青年更容易接受,他们觉得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啃文字名著还不如看改编后的影视。这种语境下,青年读者对文学的远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乃至于有人惊叹文学危机的到来。

  文学走向市场就意味着文学创作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同时也意味着现代媒体也要考虑自己的上帝,要制造上帝,让之消费。兴起于世纪之交的网络在改变文学传媒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接受文学的方式,接受的在线性可以让读者直接参与评论和互动,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了青年读者畅所欲言的机会,可以毫无顾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可以亲自进行网络写作,成为网络,体会写作的快感,而这正是青年读者的喜好。难怪学者赵说:“互联网的问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的写作生态,改变了文学文本的存在形式,改变了文学传播、文学阅读以及文学批评的原有格局,而且对传统文学的发展与存在也产生了诸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7]正是网络的便捷、媒体的炒作与青年读者的热情造成了一大批过度的、不节制的文学粉丝。

  综而观之,20世纪80年代青年读者对文学充满激情与梦想,一门心思追逐文学,欣赏文学,是由于他们处于一个意识形态去政治化的启蒙经典时代;90年代的青年读者走向分化是由于他们处于一个人欲释放的商品化、消费化与文学大众化的时代,21世纪的青年读者是处于一个现代传媒热炒偶像崇拜的网络时代。可见,30年来文学青年嬗变为文学粉丝也就不足为怪了。

  30年是个值得纪念和反思的时段,分析、考量这一个时段的青年读者嬗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探悉青年受众们接受心理、接受方式和接受效果的流变,进而还可能揭示出引起流变的诸多因素,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就如学界对目前文学的现状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一样。

  30年青年读者群的嬗变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青年受众以至文学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的过程,有些“觉醒”了,不再把文学当作惟一,有些则过度偏执地沉浸其中。那种高度统一的接受模式已不复存在,多元化的接受需求已经决定性地形成并彻底取而代之,官本位、说教式的被动接受已相当淡化,作为青年的读者如今可以更为自由轻松地进行阅读。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文化资源由稀缺走向丰裕的过程。由前所述,80年代之所以会成为文学青年经典化时代,就是因为它的文化生活资源稀缺和供给不足,而文学被赋予了很多额外的功能。如今文学丧失了经典文学的感觉,青年读者丧失了从容的阅读心态、“细读”的可能,是因我们文化资源有充足“供给”。

  但充足的“供给”是否能给文学以繁荣?这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反观青年读者群的嬗变可以看出其嬗变过程既是文学走向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学走向危机的过程,说它繁荣是因为每年创作量都在递增,如今每年有千余部长篇、难以计数的中短篇及诗文问世;说它是走向危机的过程是因为青年读者与文学的距离在慢慢疏远,对文学已没了先前的激情与梦想,当很多作家在精心玩文字游戏的同时他们要么在冷漠地观望,要么是过度的崇拜。这就造成了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畅销与纯文学的萎缩并存。难怪有人感叹,文学成就越来越大,作用却越来越小;作品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80代的青年读者群——文学青年对文学的热情是纯线世纪的青年读者群——文学粉丝对文学的酷爱也是率真的、自发的。但两者之间有着迥然的差异,80年代文学青年的热情是对社会的一种参与,如今文学粉丝的热情是个人体验的表达和个人欲望的宣泄。从整体上说青年读者对文学的热情似乎是趋于衰退的,这未必完全不好,事实上这也是青年阅读行为成熟健全的标志。没了往日的一轰而上,现在青年读者更多的是自由和自主地阅读,但自由和自主地阅读的状况如何呢?据学者刘朝谦统计,中文专业学生真正从事经典文本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其中完整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所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一,只完整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一部名著的占百分之五,而对《战争与和平》《复活》《荒原》《喧哗与骚动》等西方经典文学名著,完整读过的学生则为零。[8]很多青年学子接受经典也是通过接受图像叙事来完成,这已经引起了教授、教师们的巨大焦虑,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青年读者怎么啦。

  其实,反观30年的历程,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一嬗变的过程实际上还是青年读者由“披文”(刘勰语)转变为“读图”的过程。80年代文化资源短缺,青年读者只能“披文以入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实现自已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审美愉悦或借鉴的目的,随科技的发展,文化资源的丰裕,青年们不愿去“披”抽象间接的文而转向享受影视图像和网络的直观与便利。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文学已被青年们冷落,真正的青年读者确实显得很孤独。可见,学者刘朝谦所统计的上述现象绝非个别。

  通过反观青年读者群的嬗变,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一过程也是青年读者群分化与背离的过程。由前所述,80年代的青年读者群几乎是高度统一的群体,他们有一样的激情,读着一样的文本,说着共同的话题,畅想着共同的未来。而如今的青年读者群除了同一粉丝团成员有一致的崇拜、一致的“拍砖”外,相互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背离。从他们的背离也可以看出作家的分化,作家与受众的分化,精英与大众的分化。是悲?还是喜?不管如何评说,它的嬗变无疑是历史的必然。

  *乡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我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为宗旨,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和适应林区发展要求的合格青年人才为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统一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实现搞好“二次创业,兴企富民强区”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二、主要任务(2)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青少年、教育广大青少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各级团组织要把理论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要密切联系我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针对当前青少年利益、价值观念以及成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新形势,切实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引导青少年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全面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认识和把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功夫,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理论教育的新途径,不断创新理论学习的新形式。(3)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穿青年工作的始终。要坚持把各种思想教育地域化、具体化,做到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首先要讲爱兴乡,教育引导青少年投身到促进兴乡发展进步上来,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做贡献;集体主义教育首先要讲爱企业,教育引导青年为企业“创新创效”上来,为企业的振兴和效益的提高做贡献;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讲爱人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贡献,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兴企富民强乡”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4)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自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能力。要积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要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实践《*乡村民文明公约》以及《团员青年道德素质标准》,按照*乡文明青年的形象要求,进一步展示青少年的崭新形象。(5)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了解前进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教育青少年既要看到我乡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乘势而上;又要教育青少年看到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要联系我乡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稳定意识,为我乡二次创业,兴企富民强乡的伟大实践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6)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提倡科学精神。要帮助引导青少年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努力对当前亟需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不断克服和错误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坚决同*等一切破坏安定团结局面的组织及各种歪理邪说做斗争,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三、实施措施(7)要深化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要以学理论为主要形式,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充分运用“课题制”、“青年学理论小

  组”和“唱读学”等学习教育载体,引导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特别是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运用共青团的良好组织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入团宣誓仪式、团员意识教育、特殊团课等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广大青少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8)要积极开展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团的各项活动要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的方向,坚持服务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活动开展与机制建设并举的方针。要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三下乡”、“新世纪、新青年、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牵手扶贫帮困工程、少先队体验教育,“五小活动”、校园拒绝育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家庭做好成员、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充分展示广大青少年的崭新形象和良好精神风貌。(9)要大力选树和宣传优秀青少年典型,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进一步加大“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十佳少年”等优秀青少年典型的评选力度,不断壮大青少年典型群体,为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树立榜样。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鼓舞和激励青少年。要把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各个领域创先争优,代表当代青年崭新精神风貌的青年典型发现好总结好宣传好。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团内宣传工具的作用,注意总结宣传围绕经济做贡献的青年典型;总结宣传服务社会、化解矛盾、做好稳定工作的青年典型;总结宣传转变观念、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青年典型。(10)要竭诚服务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积极开展助学行动,以“手拉手”互助、“一帮一”救助、“牵手”工程援助等形式,帮助下岗职工子女、农村贫困学生、学校特困学生完成学业。要深入实施青年再就业工程,加强组织服务建设,努力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多方位

  信息、培训、资金、技术等服务。要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充分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结合“四五”普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两法一例”宣传和后进青年的帮教工作,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活动,努力解决严重侵害青少年权益案件的查处工作,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11)要完善团的阵地建设,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广场、社区等公众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倡导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加大创建“安全放心网吧”工作力度,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探索共青团“红色网页(站)”创建工作,引导青少年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要加大“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力度,实现团的工作由单位向社区的延伸,引导青少年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达到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国情,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目的。要积极创建“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在书店要设“青少年精品书架”,在“六一”、“十一”等节日要举办书展,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让健康的出版物占领文化市场。四、组织领导(12)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和首要任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一定要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推行思想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工作目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为思想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提供保证。(13)要密切同各单位、各部门的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协育、执法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相通报情况,及时分析青少年思想状况,认真了解青少年思想教育情况,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14)要及时通报和反馈青少年思想教育情况,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及青少年思想动态情况,要及时地反馈给上级团组织,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深叶才壮,水活流更长。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化和青春勃发的莘莘学子,我们曾反复思量,要怎样才能让下一代茁壮成长为枝繁叶茂的森林,成为一溪活水源远流长呢?开设关于古典文化诵读的校本课程,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举措。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还要让他们“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道理,让“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的思想融入每个学生的灵魂。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其博大精深、璀璨瑰丽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传统古典文学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魏晋文赋、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兼容美德、美智、美育三大范畴;唐诗宋词更是集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为一体,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则浓缩了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文化瑰宝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和千古风流人物,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这笔财富呢?

  正如山东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教授颜炳罡所说:“德育教育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恰恰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涵养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古典文化的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时代的最好材料。通过对这些古典文化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让《三字经》的声音响彻校园,让《大学》的名言回旋于每个孩子的耳边,让《孝经》指导莘莘学子的行动,让《论语》引导着青春少年行动的方向,让《国学》的精髓逐渐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这已经是当务之急。

  笔者一直认为,校园里最美的音乐,便是朗朗的读书声;校园里最美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