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
栏目:Bwin必赢 发布时间:2023-12-01 21:41:48

  随着中国童书行业的不断发展,绘本市场似乎已经达到了饱和的临界点,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青少年小说的缺席。

  上世纪90年代涌现了许多真切展示中学生生活的作品,比如描写青春期校园生活的《花季雨季》、以及直面压力与痛苦的《女中学生之死》等。但在儿童文学博士Cathy的观察中,今天的原创青少年小说似乎并没有比90年代进步太多,甚至可能在原地踏步,或者退步。

  在这篇文章中,Cathy以研究者和读者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外青少年小说出版现状的一些思考与困惑。也欢迎各位读者、家长、从业者分享自己的看法。

  英语世界的青少年小说(Yong Adult novels,以下统称YA),顾名思义,指为12岁至18岁的读者所创作的小说,尽管这个文类的目标读者是未成年人,但实际上,据统计,它的一半读者是成人。

  西方YA小说的内容,主要展现12岁到18岁的青春期少年少女的生活,例如友情、初恋、家庭关系和身份认同等等。Bwin必赢它被认为是一个桥梁,用以沟通儿童小说和。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1)

  在英美,YA小说出现得要比为更为低龄的儿童所创作的文学晚很多。美国第一部YA小说,是莫琳·达利(Maureen Daly)发表于1942年的《十七岁的夏天》(Seventeenth Summer),讲述了女主人公安吉的夏日初恋故事。

  自上世纪60年代起,YA小说成为西方出版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图书类别,利润可观且时出爆款。近年来的一些大热的流行文化作品,例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黑暗物质三部曲》最初都是YA小说。

  除了反乌托邦、奇幻类小说之外,现实主义的YA小说也很流行,例如《十三个原因》(2017年改编为电视剧),《星运里的错》(2014年改编为电影)等。这类现实向作品反映青少年的校园与家庭生活,时有触及校园霸凌、问题家庭、疾病、性侵与未婚先孕、青少年自杀等尖锐话题。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2)

  《时代》杂志评选的“青少年小说100佳”部分入选书目,依次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玛蒂尔达》、《坟场之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偷书贼》、《奇迹男孩》。

  1996年,马文·柏吉斯(Melvin Burgess)的《嗑药》(Junk)获得英国最高儿童文学奖项卡内基文学奖。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群青少年吸毒者的青春故事。2014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的是凯文·布鲁克斯(Kevin Brooks)的《地堡日记》 ( TheBunker Diary ),这是一本被读者形容为“残酷”“负能量”“致郁”的书,讲述了几位青少年被囚禁于地堡的生存实况。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3)

  这两本小说的获奖都引发了争议。《卫报》和《英国每日电讯》先后发表文章,指责卡内基奖的选择过于“暗黑”。

  问题的争议点在于,儿童文学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为婴幼儿写作的绘本和幼儿故事,和为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生所写作的青少年小说,其内容、篇幅、词汇量,可谓天差地别。

  引发争议的《嗑药》与《地堡日记》,都可算作YA类作品。YA作品比起绘本、童话和幼儿故事,主题更为深刻沉重,也不尽是“happily ever after”的大团圆结局,其存在可以说是颠覆了大众对儿童文学“天真美好”的刻板印象。Bwin必赢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4)

  国内外对儿童读物的分级,一般基于两点考量。一是其描写的内容与主题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儿童阅读,他们是否可以理解;二是从语言角度,考察词汇量、篇幅与文字句法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群的认知水平。在英语世界,根据目标读者的年龄段,广义的童书大概可分为以下四类,绘本(大约5岁以下),Chapterbook(大约6-8岁),Middle Grade(大约9-12岁)以及Young Adult(大约13-18岁)。

  故而《卫报》和《英国每日电讯》的批评者认为,卡内基奖应该为YA小说另外设立一个单独的奖项门类,而非将其与其他目标读者更为低幼的作品混在一起参评,导致选出一些“暗黑致郁”之作,不能成为整个儿童文学大家族的合格代表。

  在大众观念中,这样的故事皆属“儿童不宜”,但试问活在现实世界中的高中生,谁能保证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接触任何这些内容?

  他们有的辍学打工,有的面临流氓催债,有的被老师性侵,有的在学校里面临校园暴力,哪怕他们只是少数人,不能成为整个青少年群体的代表,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和她们存在着。

  与西方世界青少年小说获得儿童文学大奖引发争议相对应的,是中国童书市场中,青少年小说这个类别的缺席。

  90年代,还曾出现过郁秀的《花季雨季》、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之死》等真切展示中学生生活(考试的压力、早恋的禁忌)的作品。然而中国童书发展了20多年后,相较绘本、童话等呈指数增长的类别,原创青少年小说并没有比90年代进步太多,甚至可能是原地踏步,或者退步。

  中国的青少年小说缺席的原因,也和相对保守的文化环境有关。西方青少年小说中常见的主题,例如初恋与第一次、校园暴力、自杀等,在国内很难出现在以未成年读者为对象的读物中。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5)

  尽管如此,近些年国内仍有一些可贵的青少年小说出现。汪玥含的《乍放的玫瑰》中,写到青春期女孩的抑郁与自杀;黄春华在《她从前是我深爱的人》中,探讨了同性友情与爱情的模糊界限;殷健灵的《橘子鱼》描写了一位未成年怀孕的少女妈妈;三三的《舞蹈课》中,描写了一个女孩青涩的暗恋,对象是她的舞蹈老师;而王璐琪今年的新书《十四岁很美》,围绕着少女被性侵的痛苦经历展开。

  比起这类为数不多,且有可能充满说教气息的青少年小说相比,同样书写青春期成长的另一类作品,可能更为中国读者所喜爱,即那些本身就是由青少年所写作的青春文学。

  80后成长的记忆中,少不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饶雪漫、落落等熟悉的名字。他们大多年少成名,或写叛逆成长,或写青春疼痛,在当时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读者群中,引发了广泛共鸣。

  而如今00后们在青春期,又在自主地选择哪些小说呢?恐怕是网络小说吧。它们是真正的原始野生的,不是由老师、家长和图书管理员挑选,而是青少年自己选择,口口相传的。

  或许有人要皱眉说,儿童和青少年没有判断的能力。他们自己爱看的书,质量不高,内容低级,对他们的成长没有助益,所以才需要有老师和家长为他们的选择把关,为他们挑选更适宜,更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网络小说中,确实有很多平庸甚至传递有害价值观的作品存在。家长们对孩子过分沉迷这些作品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想,比起粗暴的禁止与训斥,更合适的处理方法,或许是家长坐下来,把这本小说看完,然后好好地敞开心扉,跟孩子聊一聊,问一问,ta为什么喜欢这个小说?

  儿童文学和青少年小说被定义为,成人作者为儿童和青少年读者所写的,并认为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它们所强调的是作者的意图,而且是成人作者的意图,这样的定义中,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Bwin必赢

  为什么儿童文学或青少年小说不能被定义为,儿童和青少年喜爱阅读的作品呢?难道作者的意图,比读者的喜好更为重要?又是谁决定的呢?

  我们要意识到,所谓的童书市场,除了读者是儿童之外,其他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成人的世界,成人的生意。在这门生意中,儿童和青少年更像是个吉祥物,成人们打着儿童的旗号,贩卖的是自己的焦虑,自己的观念,盘算的是自己的利润,自己的声誉。

  《女中学生之死》是作家陈丹燕写于1986年的作品,距今已有35年。小说根据一起发生在上海的中学生自杀事件改编。主人公叫宁歌,在十五岁生日来临之际,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生命。

中邦青少年小说的缺席(图6)

  宁歌敏感,热爱文学,向往自由。高压的学业、严厉的老师以及唯分数至上的环境让她窒息,而回到家后,等待她的却是只会对她打骂与贬低的母亲。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与初恋的信件被老师与家长发现。破碎的原生家庭、高压的应试教育与禁止早恋的戒条,共同杀死了十五岁的少女。一刀刀,宁歌在死前细数着灵魂上的伤口:

  第十刀。到那个世界我会美丽,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好,爸爸好,我有一张铺白床单的小床,一个粉红色的小房间。

  第十一刀。我能愉快地学习,博学多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永远不用考试。

  濒死女孩的悲鸣,读来让人心碎。在这部中国的青少年小说中,少女的声音没有被遮蔽,她的痛苦与快乐,悲愁与不甘,全都被传递了出来。

  陈丹燕说,在写作这篇小说的时候,她参考了自杀而死的中学生的日记。原始材料的粗粝力量,加上作者的艺术加工,使《女中学生之死》,成为一曲凄美的绝唱。在小说的最后,陈丹燕写道:

  大人们都恨死亡,恨死亡渐渐走近的威胁和气味。尽管他们也艰难,大人们还是愿意活着,他们是大树,能默默抵抗雨雪风霜,能在每一阵普通的风里都找到快乐。因为他们长大了,走过一条湍急的河到了对岸,变得有力而沉着。而宁歌只有十五岁。她是小树,树干苗条,却顶着一个异常瑰丽的树冠,受不了。

  愿这些书可以成为灯与萤火,引领着少年少女们,平安地渡过青春期这条湍急的河流。